已曾采石酹诗仙,又拜书岩荐菊泉。
京口火头才负乘,柴桑处士便归田。
驰驱名并诸公驾,尸祝谁碑百世贤。
近代从容人死义,后先二尹合俱传。
已曾采石酹诗仙,又拜书岩荐菊泉。
京口火头才负乘,柴桑处士便归田。
驰驱名并诸公驾,尸祝谁碑百世贤。
近代从容人死义,后先二尹合俱传。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王奕所作,名为《彭泽新县靖节祠》。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历史文化的尊崇和怀念,以及对英雄事迹的赞美。
“已曾采石酹诗仙”一句,表明作者曾经到访过古代文学家聚集的地方,“采石”指的是采集石头记载的诗篇,“酹诗仙”则是对古代文人的一种尊称。下一句“又拜书岩荐菊泉”,则表示了作者还拜访过其他著名的文化遗迹,表达了一种文化上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京口火头才负乘”和“柴桑处士便归田”两句,则是对历史上某些人物的描述。“京口火头”可能指的是某个历史事件或地点,而“柴桑处士”则是对隐居于柴桑(今江西省上饶市)的一位文人或隐逸的称呼。他们的行为被描绘为一种归隐田园的选择,体现了作者对于世外桃源、清净自守生活方式的向往。
“驰驱名并诸公驾”一句,表达了一种对历史上杰出人物的追忆和尊崇。这里的“驰驱”指的是追随或继承,“名并诸公驾”则是说这些人物的名字与功绩被同时传颂。下一句“尸祝谁碑百世贤”,则是在询问哪位历史人物的碑文能够流传百世,彰显其英贤。
最后,“近代从容人死义”和“后先二尹合俱传”两句,则是对近代有名的人物进行赞颂。这里的“近代从容人”指的是那些在历史上表现出豁达、宁静面貌的人物,他们即使面临死亡也能够保持平和,“后先二尹合俱传”则表明了这两位(或多位)人物的事迹被同时记录并流传下来。
综观全诗,王奕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拜访、对古人文笔和英雄事迹的追忆,以及对隐逸生活方式的向往,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情怀和对历史英杰的崇敬之情。
心忆莲池秉烛游,叶残花败尚维舟。
烟开翠扇清风晓,水泥红衣白露秋。
神女暂来云易散,仙娥初去月难留。
空怀远道难持赠,醉倚阑干尽日愁。
琥珀杯中物,琼枝席上人。
乐声方助醉,烛影已含春。
自顾行将老,何辞坐达晨。
传觞称厚德,不问吐车茵。
海门双青暮烟歇,万顷金波涌明月。
侯家小儿能觱篥,对此清光天性发。
长江凝练树无风,浏慄一声霄汉中。
涵胡画角怨边草,萧瑟清蝉吟野丛。
冲融顿挫心使指,雄吼如风转如水。
思妇多情珠泪垂,仙禽欲舞双翅起。
郡人寂听衣满霜,江城月斜楼影长。
才惊指下繁韵息,已见树杪明星光。
谢公高斋吟激楚,恋阙心同在羁旅。
一奏荆人白雪歌,如闻雒客扶风邬。
吴门水驿按山阴,文字殷勤寄意深。
欲识阳陶能绝处,少年荣贵道伤心。
陇山千万仞,鹦鹉巢其巅。
穷危又极崄,其山犹不全。
蚩蚩陇之民,悬度如登天。
空中觇其巢,堕者争纷然。
百禽不得一,十人九死焉。
陇川有戍卒,戍卒亦不闲。
将命提雕笼,直到金台前。
彼毛不自珍,彼舌不自言。
胡为轻人命,奉此玩好端。
吾闻古圣王,珍兽皆舍旃。
今此陇民属,每岁啼涟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