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细纷纷,饥寒命不分。
揽衣愁见肘,窥镜觅从文。
九陌成泥海,千山尽湿云。
龙钟驱款段,到处倍思君。
积雨细纷纷,饥寒命不分。
揽衣愁见肘,窥镜觅从文。
九陌成泥海,千山尽湿云。
龙钟驱款段,到处倍思君。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切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诗人以细雨纷纷为背景,表达了内心的忧虑与寒饿交迫的困境,以及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积雨细纷纷,饥寒命不分" 一句,通过连续不断的小雨描绘了一种淡淡的哀愁,这种天气似乎也映照了诗人内心的忧郁。"饥寒" 二字,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生存困境,使人感到一种沉重的生活压力。
接着,"揽衣愁见肘,窥镜觅从文" 这两句,更深化了这种哀愁之情。诗人在冷清的室内,紧紧地裹着衣衫,通过镜子寻找过去的痕迹,从文字中追忆往昔,字里行间皆是对过往生活的怀念。
"九陌成泥海,千山尽湿云" 这两句,则将这种哀愁扩展到了自然景观上。连绵不断的小路因雨水而变得泥泞不堪,而远处的高山也被浓密的云雾所笼罩,这种景象使人感到一种无尽的沉郁。
最后,"龙钟驱款段,到处倍思君" 一句,以古代行军时使用的大钟来比喻诗人的心境,每当听到钟声,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远方的亲人,这种思念之情随着钟声的回响而增强。
总体来说,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亲人深切的思念,通过细雨、寒冷、镜子、泥泞的小路以及湿润的山云等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浓郁而沉重的情感氛围。
古人为学躬耕作,不羞贫贱羞无学。
所以学士类贤良,纵居富贵亦清约。
今人为学贪富贵,但事诗书百业废。
衣冠端坐自称贤,那识贤人真趣味。
俗家如是僧亦然,只通念诵便值钱。
有钱办得好衣食,管他什么教和禅。
吁嗟上来诸佛祖,个个淡薄甘劳苦。
刀耕火种作生涯,或打街坊佐常住。
神通运水及搬柴,普请何人肯不来。
三更入室传衣钵,腰石舂粮亦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