偎岩拍手葫芦舞,过岭穿云拄杖飞。
来往八千须半日,金州南畔有松扉。
偎岩拍手葫芦舞,过岭穿云拄杖飞。
来往八千须半日,金州南畔有松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自然山水间的自由自在之状。"偎岩拍手葫芦舞",画面生动地展现了行者依傍岩石,随手拍出节奏,与葫芦仙子般起舞的景象,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过岭穿云拄杖飞"则表达了行者跋山涉水、穿梭于云端之中的轻松自如,与天地间的高度融合。
"来往八千须半日",时间和空间似乎在这位行者的脚步下变得渺小,一日之间来回数千里,显现出一种超越常人、不受时空限制的神态。"金州南畔有松扉",最后一句则描绘了行者旅途中的一个景象,或许是归宿之地,在金州的南边,有一扇用松木制成的大门,这里可能隐喻着一种宁静与安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和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于大自在境界的追求。
两载萱闱隔。梦魂中、相依欢笑,宛然畴昔。
痛煞椿庭长逝后,蜀岭吴山分翼。
听杜宇、催归声急。
身不为男终远别,看慈乌、反哺悲何及。
知甚日,侍晨夕。浮生薄宦萍踪迹。
念随行、天涯夫婿,也同为客。
儿已半生愁病里,白鬓哪堪相忆。
惟默祝、康彊逢吉。
故里重经门巷改,幸眼前、爱护佳儿媳。
思往事,泪频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