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影控帘钉。花补苔痕。满身香雾嫩寒侵。
怨入杜鹃声里血,独自愁吟。玉笛咽离情。
草长红心。月钩空钓美人魂。
怜尔为花犹薄命,何况侬今。
眉影控帘钉。花补苔痕。满身香雾嫩寒侵。
怨入杜鹃声里血,独自愁吟。玉笛咽离情。
草长红心。月钩空钓美人魂。
怜尔为花犹薄命,何况侬今。
这首清代词人李佩金的《卖花声·暮春感赋》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伤感画面。开篇“眉影控帘钉,花补苔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闺房景象,帘上的皱褶仿佛眉影,而补丁般的花朵点缀在苔痕斑驳的地面,暗示了生活的清贫和时光的流逝。
“满身香雾嫩寒侵”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女子身上的香气在微寒中飘散,更显孤独与凄凉。“怨入杜鹃声里血,独自愁吟”通过杜鹃鸟的哀鸣,寓言女子内心的悲苦,仿佛她的哀怨化作鲜血,独自在寂静中低吟。
下片“玉笛咽离情”转而描绘音乐的哀婉,笛声如泣如诉,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草长红心”则借景抒情,草木生长,却无人欣赏,红心草象征着女子的芳心,却无人能懂。“月钩空钓美人魂”运用比喻,月牙如钩,仿佛在虚无中试图捕捉女子失落的灵魂。
最后两句“怜尔为花犹薄命,何况侬今”,词人发出感慨,感叹花儿尚且命运多舛,更何况自己如今的处境更为艰难,流露出深深的自怜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词人暮春时节的孤寂与哀愁,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深深忧虑。
五更先起玉阶东,渐入千门万户中。
总向高楼吹舞袖,秋风还不及春风。
妾家望江口,少年家财厚。
临江起珠楼,不卖文君酒。
当年乐贞独,巢燕时为友。
父兄未许人,畏妾事姑舅。
西墙邻宋玉,窥见妾眉宇。
一旦及天聪,恩光生户牖。
谓言入汉宫,富贵可长久。
君王纵有情,不奈陈皇后。
谁怜颊似桃,孰知腰胜柳。
今日在长门,从来不如丑。
交柯乍百顷,擢本或千寻。
枫子留为式,桐孙待作琴。
残核移桃种,空花植枣林。
幽居对蒙密,蹊径转深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