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王烈烈真丈夫,材兼文武唐汉无。
平生许国胆如斗,誓清九庙迎鸾舆。
十万精兵多意气,赴难勤王尽忠义。
将军阃外图中兴,丞相江南请和议。
东京百战方解围,班师诏促事还非。
父老吞声仰天哭,儿郎含愤渡河归。
感激英雄竟诛害,万里长城真自坏。
但将淮水作边关,淮河之北为他界。
百年古庙近荒坟,夜深石马战秋云。
箫鼓时来谒祠下,遗民犹泣旧将军。
君不见灭金孟珙誇骁勇,凯还兵薄秦家陇。
六军溷秽积如山,千古行人呼粪冢。
岳王烈烈真丈夫,材兼文武唐汉无。
平生许国胆如斗,誓清九庙迎鸾舆。
十万精兵多意气,赴难勤王尽忠义。
将军阃外图中兴,丞相江南请和议。
东京百战方解围,班师诏促事还非。
父老吞声仰天哭,儿郎含愤渡河归。
感激英雄竟诛害,万里长城真自坏。
但将淮水作边关,淮河之北为他界。
百年古庙近荒坟,夜深石马战秋云。
箫鼓时来谒祠下,遗民犹泣旧将军。
君不见灭金孟珙誇骁勇,凯还兵薄秦家陇。
六军溷秽积如山,千古行人呼粪冢。
这首元代诗人乃贤的《岳坟行》以岳飞的事迹为背景,表达了对这位抗金名将的敬仰与哀悼。诗中首先赞扬岳飞的英勇与才略,称其为文武双全的真丈夫,比肩唐汉名臣。接着描述岳飞一生以国家为重,有胆识,有决心,誓要收复失地,迎回皇帝。
诗中提到岳飞带领十万精兵,奋不顾身地为国效力,尽管面临和议的压力,但他坚持抗敌,直到东京解围。然而,班师回朝之际,却遭遇了不公,父老乡亲悲痛哭泣,壮志未酬的士兵含恨而归。诗人感慨英雄被冤杀,导致国家长城般的防御崩溃,淮水成为新的边关,象征着国土的分裂。
最后,诗人通过孟珙凯旋的对比,揭示了岳飞悲剧的深层含义,指出岳飞的悲剧不仅影响了个人,更让后人痛惜。整首诗情感深沉,对岳飞的忠诚与牺牲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揭示了历史的沉痛教训。
白龙生阳山,龙生龙母死。
于何藏斯陈,其说从古始。
岂伊冥邈中,而亦有地利。
季春旬八日,岁岁雨冥晦。
龙下大如柱,万目俨骇视。
谓龙来朝母,人胡不知礼。
邑人严奉供,神宫联梵寺。
龙君与龙母,居中堂殿位。
两庑香火谁,分祀及四子。
山腰有龙湫,泓澄一掬水。
水旱不涸溢,甘冽冷牙齿。
祷雨乞一滴,阖境得沾济。
昔年令君来,沥酒方奠启。
有物蜿蜒见,举体金色被。
巡沿上巾幞,驯狎了无畏。
令君端笏迎,迎入香奁里。
诞四子如粟,久矣传神异。
逮置湫石边,倏与电俱逝。
或示梦画工,画龙要珠戏。
或载见蜿蜒,跃戏花壶际。
神灵及事怪,龚碑详纪记。
迎享送三辞,上轧骚章丽。
荔子丹蕉黄,罗池未专美。
余来击节诵,金石歌声曳。
迩年又喧传,其说更谲诡。
后殿方落成,将以奉大士。
一夕大风雨,巨石暗飞坠。
高高山顶来,直顿殿堂内。
端然一宝座,不偏亦不倚。
既无绳墨量,谁与安位置。
不知几鬼推,毋乃阴兵徙。
是为鬼龙力,其说信有以。
又云虎新过,泥沙印遗趾。
爬抓大木皮,画画有文理。
海山断不连,四望惟茅苇。
又无穴宅居,此物从何至。
有龙必有虎,神驱理或尔。
不然虎尊龙,墓前来伏跪。
想当清夜月,蜷局妥其尾。
谈玄与讯怪,更仆良未已。
笑呼金叵罗,一把诗肠洗。
数酌带微酣,长啸奋双袂。
径直上山巅,惟如履平地。
海神会我心,卷浪雪花沸。
中年脚尚健,有志聊自喜。
下山猛捉笔,挥扫不停臂。
素壁两三间,掀舞龙蛇势。
《题陈山龙祠》【宋·赵孟坚】白龙生阳山,龙生龙母死。于何藏斯陈,其说从古始。岂伊冥邈中,而亦有地利。季春旬八日,岁岁雨冥晦。龙下大如柱,万目俨骇视。谓龙来朝母,人胡不知礼。邑人严奉供,神宫联梵寺。龙君与龙母,居中堂殿位。两庑香火谁,分祀及四子。山腰有龙湫,泓澄一掬水。水旱不涸溢,甘冽冷牙齿。祷雨乞一滴,阖境得沾济。昔年令君来,沥酒方奠启。有物蜿蜒见,举体金色被。巡沿上巾幞,驯狎了无畏。令君端笏迎,迎入香奁里。诞四子如粟,久矣传神异。逮置湫石边,倏与电俱逝。或示梦画工,画龙要珠戏。或载见蜿蜒,跃戏花壶际。神灵及事怪,龚碑详纪记。迎享送三辞,上轧骚章丽。荔子丹蕉黄,罗池未专美。余来击节诵,金石歌声曳。迩年又喧传,其说更谲诡。后殿方落成,将以奉大士。一夕大风雨,巨石暗飞坠。高高山顶来,直顿殿堂内。端然一宝座,不偏亦不倚。既无绳墨量,谁与安位置。不知几鬼推,毋乃阴兵徙。是为鬼龙力,其说信有以。又云虎新过,泥沙印遗趾。爬抓大木皮,画画有文理。海山断不连,四望惟茅苇。又无穴宅居,此物从何至。有龙必有虎,神驱理或尔。不然虎尊龙,墓前来伏跪。想当清夜月,蜷局妥其尾。谈玄与讯怪,更仆良未已。笑呼金叵罗,一把诗肠洗。数酌带微酣,长啸奋双袂。径直上山巅,惟如履平地。海神会我心,卷浪雪花沸。中年脚尚健,有志聊自喜。下山猛捉笔,挥扫不停臂。素壁两三间,掀舞龙蛇势。
https://shici.929r.com/shici/bpaDHQZ.html
片片胭脂缬地毛,对花醉脸上红潮。
樽前笑指人人看,好与香腮一样娇。
五载京华客,山中坐得牢。
禅心天竺石,吟思浙江涛。
入派名随重,游方步转高。
秋风飞锡远,相忆读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