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洼龙种散云时,千里繁花乍别离。
中有重臣承霈泽,外无轻虏犯旌旗。
山川自与郊坰合,帐幕时因水草移。
敢谢亲贤得琼玉,仲宣能赋亦能诗。
渥洼龙种散云时,千里繁花乍别离。
中有重臣承霈泽,外无轻虏犯旌旗。
山川自与郊坰合,帐幕时因水草移。
敢谢亲贤得琼玉,仲宣能赋亦能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将士离别的壮丽画面。开篇“渥洼龙种散云时,千里繁花乍别离”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渥洼龙种指的是水边的柳树,它们随风摇曳,像是在送别;“千里繁花乍别离”则是用鲜花来比喻将士们,将士们如同绽放的花朵,在离别之际显得格外珍贵。
接着,“中有重臣承霈泽,外无轻虏犯旌旗”两句,表明边塞之地,有着坚强的防守和英勇的将领。重臣指的是军中的高级将领,他们承担着重要的职责;“霈泽”意为甘露,是一种美好的比喻,表示这些将领得到上天的眷顾;“外无轻虏犯旌旗”则是说在边塞之外,没有敌人能够侵犯到大军的战旗。
以下,“山川自与郊坰合,帐幕时因水草移”两句,描绘了边塞军营随着地形和自然环境而变化的情景。"山川"指的是自然的地理环境;"郊坰"则是指军营的设置,这里说它们自然融合在一起;“帐幕时因水草移”表明军帐会根据周围的水源和牧草而迁移。
最后,“敢谢亲贤得琼玉,仲宣能赋亦能诗”两句,是对史兵曹判官的赞誉。"敢谢"是说我敢于向您致以最诚挚的谢意;"亲贤"指的是史兵曹,表明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能出众;“得琼玉”比喻他的才华如同珍贵的琼玉;"仲宣能赋亦能诗"则是说他不仅擅长写赋,还能作诗,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
总体来看,这首诗既展现了边塞军营壮观的景象,也表达了对将士离别的不舍,同时又赞美了史兵曹判官的才能与品德。
一局覆清昼,停针辄按谱。
两两喧笑杂,子落未遑数。
校情孰争先,不拟孤注赌。
只此就郎嬉,春残或可补。
属耳偏有人,徘徊至亭午。
花飞怕著身,业除诸恼苦。
钏响隙边度,影匿光吞吐。
聊试定中禅,寂寂天机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