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荻莽孤烟,鸥凫集寒渚。
竹箭退秋深,沙痕露远屿。
舟师底用呼,浮桥舒燕羽。
俯瞰激湍波,仰眺空澄宇。
桥上往来人,秋怀夫几许。
芦荻莽孤烟,鸥凫集寒渚。
竹箭退秋深,沙痕露远屿。
舟师底用呼,浮桥舒燕羽。
俯瞰激湍波,仰眺空澄宇。
桥上往来人,秋怀夫几许。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河畔的宁静画卷。首句“芦荻莽孤烟”,以芦苇与孤烟起笔,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孤独的氛围。芦苇在秋风中摇曳,远处升起一缕孤烟,既显荒凉又带有一丝温暖。次句“鸥凫集寒渚”,鸥鸟和水鸭聚集在寒冷的河洲之上,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和谐。
接着,“竹箭退秋深,沙痕露远屿”两句,通过竹箭(可能指竹林或竹排)与秋深的景象,以及沙滩痕迹显露远处岛屿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更迭与自然界的变迁。竹林在深秋中显得更加萧瑟,沙滩上的痕迹则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岛屿的出现则为画面增添了远方的神秘感。
“舟师底用呼,浮桥舒燕羽”两句,描述了渡口的场景。舟师无需大声呼喊,因为浮桥如同展开的燕羽般平稳,渡过的人们可以安心通过。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浮桥比作燕子的羽毛,形象地表现了浮桥的轻盈与稳固。
最后,“俯瞰激湍波,仰眺空澄宇”两句,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河流,俯视湍急的水流,仰望清澈的天空,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沉思。水流的动态与天空的静谧形成对比,给人以心灵的触动。
“桥上往来人,秋怀夫几许”则以桥上行人的活动收尾,引出对人们内心情感的思考。在这样的秋日里,每个人心中或许都藏着不同的故事与思绪,这句诗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微妙捕捉,展现了一种深邃而悠远的意境,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