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昨行赠夏都谏》
《忆昨行赠夏都谏》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古风

忆昨天王下手敕,辨方经野开蚕室。

稽古真卑汉未遑,锐情直所周无逸。

王假还宜照日中,圣作何须守明述。

君不见洄沿川水映柔桑,窈窕郊宫护棘墙。

玄黄欲献夫人茧,朱绿聊为公子裳。

又不见青坛翠幕蔼中田,缥驾新从此上旋。

遂使鳐鱼呈瑞象,顿令铜雀颂丰年。

呜呼天子劝耕后劝织,王业艰难果谁测。

七月重歌姬旦诗,一朝实赖黄门力。

呜呼今之黄门古遗直,抗言朝宁生颜色。

马客逢君时已来,岂俟吹嘘到上台。

北郊更起匡衡论,前席遥怜贾谊才。

男儿志于立功慎自擅,掀天揭日奔雷电。

退食方依青琐闱,传宣直至黄金殿。

稽首亲承玉语温,威颜咫尺君王面。

书锡丝纶龙凤蟠,币颁锦绣云霞炫。

纡紫围金未足荣,致君尧舜应争羡。

呜呼致君尧舜应争羡。

(0)
鉴赏

此诗《忆昨行赠夏都谏》由明代诗人皇甫汸创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对古代帝王重视农桑、鼓励纺织政策的赞美与思考。

首句“忆昨天王下手敕”,以“昨天”二字营造出一种历史回溯感,仿佛读者能感受到古代帝王亲自下达的诏令。接着,“辨方经野开蚕室”描绘了帝王亲自规划和指导养蚕之事的情景,体现了古代帝王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稽古真卑汉未遑,锐情直所周无逸”两句,对比了汉代帝王的谦逊与锐意进取,强调了帝王在推动农业生产上的决心与努力。“王假还宜照日中,圣作何须守明述”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帝王亲自参与农事活动的推崇,认为这种身体力行比任何书面的教诲更为有效。

接下来的几句“君不见洄沿川水映柔桑,窈窕郊宫护棘墙”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形象地展示了养蚕环境的美好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帝王对这一产业的保护与支持。

“玄黄欲献夫人茧,朱绿聊为公子裳”则通过比喻,赞美了养蚕业对社会的贡献,不仅能满足贵族的需求,还能惠及普通百姓。

“又不见青坛翠幕蔼中田,缥驾新从此上旋”继续以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帝王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与扶持,以及由此带来的祥瑞与丰收。

最后,“呜呼天子劝耕后劝织,王业艰难果谁测”表达了对帝王推动农桑政策的感慨,指出帝王的付出与努力是难以衡量的。全诗以“鸣呼致君尧舜应争羡”收尾,表达了对帝王能够像古代圣君一样治理国家的向往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对古代帝王重视农桑、鼓励纺织政策的赞美与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帝王治理国家的深沉感慨。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春思五首·其四

近来碧瓦减朝霜,春意垂垂满众芳。

未睹花光照庭榭,且看草色绕池塘。

(0)

春阴

云霭结青冥,成阴重复轻。

虽知养春色,终是惨人情。

索莫初花态,踌躇去雁声。

芳时不宜忽,紫陌待暄晴。

(0)

客舍早春

早春晴霭乍悠悠,客舍深沈物趣幽。

日薄草头初破甲,风旋鸟毳偶成毬。

庭柯憔悴红犹远,池水澄明渌渐浮。

隐吏近来多鞅掌,纾怀何处一登楼。

(0)

和柳眼

觇烟窥月早于梅,不待东风著意催。

应为朱轮屡回顾,未春先向道傍开。

(0)

和金沙道中晚景

海燕飞如织,红花巧胜裁。

春光随水去,野色向人来。

苇薄农家露,林疏古寺开。

扁舟暂跧缩,旷望指层台。

(0)

离泗上

晓雾锁长淮,初阳熨未开。

造舟行险滑,舁竹势迟徊。

回野苍茫合,严风浩荡来。

归耕如有地,劳苦曷为哉。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