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树诗》
《咏树诗》全文
南北朝 / 庾信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交柯乍百顷,擢本或千寻。

枫子留为式,桐孙待作琴。

残核移桃种,空花植枣林。

幽居对蒙密,蹊径转深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ǒngshùshī
nánběicháo / xìn

jiāozhàbǎiqǐng

zhuóběnhuòqiānxún

fēngliúwèishì

tóngsūndàizuòqín

cántáozhǒng

kōnghuāzhízǎolín

yōuduìméng

jìngzhuǎnshēnché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田园生活。开篇"交柯乍百顷,擢本或千寻"写出了作者对树木的依赖和利用,"柯"可能指的是柞树,其果实可食;"擢本"则是采集树枝,这些树枝可能用于燃料或者其他用途。数字"百顷"和"千寻"形容其数量之多,展现出作者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接着"枫子留为式,桐孙待作琴"表明了作者不仅仅是利用树木,还有审美的情趣。"枫子"可能被保留下来作为某种标尺或模型,而"桐孙"(即桐树的种子)则预备用于制作琴,这反映出诗人对艺术和手工艺的重视。

中间两句"残核移桃种,空花植枣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残核"可能是指果实的剩余部分,被用来移植新的植物;"空花"则可能是指没有结果实的花朵,这些都被诗人用来种植新的果树。

最后两句"幽居对蒙密,蹊径转深沈"则描绘了诗人的隐居生活。"幽居"意味着诗人选择了一处偏僻安静的地方居住;"蹊径"指的是小路,这些小路因为长期无人行走而变得曲折和深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他对于生活美好、艺术创造和隐逸精神的向往。

作者介绍
庾信

庾信
朝代:南北朝   籍贯:北周时期   生辰:513—581

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
猜你喜欢

同郑德明访宝昙上人不遇赋此二绝·其二

打门来访宝昙僧,松下云深唤未应。

谁识三生旧行路,断崖苍藓络枯藤。

(0)

和饶介之春夜七绝·其六

酒量尚一斗,鬓丝馀几茎。

辛夷开欲罢,何日问归程。

(0)

寄谢曹峨王子隆

海风撼屋屋欲摧,洪涛喷雪高崔嵬。

此人战慑心死灰,客子远来犹自哀。

故人见我颜为开,暖汤濯足酒满杯。

黄柑丹荔错落堆,饭抄云子光皑皑。

江上人谁知老朽,薄云高谊今还有。

明朝风静渡江去,兰芬上下重回首。

(0)

余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以消馀暇·其二姑苏台

吴王筑土山为址,俯视水云三百里。

台中歌舞萃华丽,金碧巑岏眩珠翠。

江花泛泛浮鸱夷,会稽思霸甘卑辞。

千金不买西子笑,一舫竟逐陶朱归。

丹砌草深麋鹿卧,凄凄棘露沾人衣。

阖庐丘墓虎为卫,至今钟磬闻馀悲。

游人不悟国倾亡,松间援笔题真娘。

(0)

次雷子枢知事延平八咏韵·其七中峰飞瀑

泉流山忽断,急溅落悬壁。

梁石见天机,窍竹给民食。

贤哉赛侯功,丰碑宜百尺。

(0)

再和·其三

万里青冥一鹗秋,山川应待子长游。

莫惊素发催垂领,早见朱衣暗点头。

锦带吴钩心独壮,牙签玉轴志先酬。

师门藉藉高风在,立雪英才旧姓游。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