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茅屋野人家,百番春风换岁华。
尽道长生缘辟谷,不知香饭有胡麻。
石田茅屋野人家,百番春风换岁华。
尽道长生缘辟谷,不知香饭有胡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田园景象。首句“石田茅屋野人家”,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隐匿于自然之中的村落形象,石田与茅屋是典型的乡村元素,野人家则强调了其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
“百番春风换岁华”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春风视为能不断更替季节的使者,生动地展现了四季更迭、岁月流转的自然现象。春风不仅带来了温暖和生机,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接下来,“尽道长生缘辟谷”一句,揭示了诗中人物对于长寿的追求和对辟谷养生法的推崇。辟谷是一种古老的养生方式,通过断食或减少食物摄入来达到清心养身、延年益寿的目的。这里的“尽道”表明这种观念在当时社会中颇为流行,人们普遍相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
最后一句“不知香饭有胡麻”则以一种幽默而讽刺的口吻,表达了对追求长生不老者的某种质疑。胡麻,即芝麻,常用于制作香饭,营养价值高,但并非辟谷养生的必要条件。此句暗含了对过分迷信养生方法、忽视日常饮食健康的人的提醒,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生命意义的独特见解,既富有诗意又富含哲理。
霜风吹船著淮阴,淮山高高淮水深。
津亭饮散浪如屋,篷窗晓起雪满林。
两袖拂空捎舞片,数点落几撩孤吟。
卷舒东阳琢冰句,不羡销金歌浅斟。
广文眼力自超然,作室题诗字字研。
愤世嫉邪聊尔耳,未必崔君真鹤言。
涪州别驾亦浪语,渠家四印何曾铸。
漫向世人言养生,涪州却回宜州去。
广文平生不解愁,只将诗句敌清秋。
白浪如山风打头,江南江北一虚舟。
坐上无毡惟有客,青灯枉草强边策。
万言万当不如默,误人又指庭前柏。
麝烟薰透大夫松,胶国吹成赤鲩公。
龙尾研磨碎苍璧,鼠须飞动出晴虹。
谁言陈子草玄手,突过蒲家读墨功。
老我久无椽样笔,为君小楷注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