牂牁南去乱峰连,滇海藤江一带悬。
纵谓蛮封堪画地,不知汉将若从天。
牂牁南去乱峰连,滇海藤江一带悬。
纵谓蛮封堪画地,不知汉将若从天。
这首明代诗人唐顺之的《南征歌十二首(其十)》描绘了牂牁江以南地区险峻而壮丽的山川景色。"牂牁南去乱峰连"一句,通过"乱峰连"形象地展现了群山层峦叠嶂、连绵不断的景象,给人以辽阔而深远的感受。"滇海藤江一带悬"则运用"滇海"和"藤江"这两个地理名词,暗示了江流蜿蜒曲折,如同悬挂在崇山峻岭之间,富有动态美。
接下来的两句"纵谓蛮封堪画地,不知汉将若从天",诗人借景生情,表达了对这片土地虽美丽如画,但历史上曾是蛮荒之地,难以征服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代英勇的汉将们跨越艰险、征服边疆的豪迈气概的敬仰,寓言深远,富有历史韵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既描绘了自然景观,又融入了历史典故,体现了诗人对边疆风土的赞美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飞流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蜺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
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
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
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