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彼京洛间,田窦势莫伦。
托婚椒兰殿,甲第上干云。
昼日再三接,广衢翻朱轮。
倾城咸来趋,綦履填高门。
委心事罄折,愿假一顾恩。
一举起穷废,荣枯立可分。
谁为脱屣人,清风振高旻。
长谣《归去来》,甘心守柴藩。
江东与栗里,千载此道存。
思彼京洛间,田窦势莫伦。
托婚椒兰殿,甲第上干云。
昼日再三接,广衢翻朱轮。
倾城咸来趋,綦履填高门。
委心事罄折,愿假一顾恩。
一举起穷废,荣枯立可分。
谁为脱屣人,清风振高旻。
长谣《归去来》,甘心守柴藩。
江东与栗里,千载此道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京洛之间权贵阶层的羡慕和向往,尤其是田窦两家的显赫地位。他想象自己能与椒兰殿的贵族联姻,住进高耸入云的豪宅。诗人渴望得到权贵的青睐,哪怕只是一次垂青,就能改变自身的贫贱,实现人生的荣枯反转。
他自比为愿意脱下华丽鞋子、回归清静的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宁愿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最后,他提到江东和栗里的典故,表明即使在千载之后,这种追求真我、坚守道义的精神仍然值得传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权势与清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抉择,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王问的笔触简洁而深沉,寓言性强,富有哲理。
风萧萧兮云蔼蔼,泉淙淙兮石皑皑。
禽惊人兮,远飞去以复还。
客醉其间兮,殊不知为冠带。
发被衣颓以自顾兮,谁为吾仇。
山花为我一笑兮,山草为我以忘忧。
嗟世人之愚兮,竟营营以何求。
求百年之宠荣兮,取万世之奴囚。
怵谗舌之甚兮,尚毁孔而谤周。
咄何得而何失兮,孰为马而为牛。
歌数作兮饮未休,石骇以走兮泉凝而不流。
起挽石以道泉兮,尔何我尤。
吾将去乎世兮,结尔以长年之游。
昨对桃花与君别,共唱离人眼中血。
今见桃花君复来,似与东风趁时节。
北去南还何日休,书生道路多穷愁。
安得巨航满载酒,一帆风过蓬莱洲。
庙门斜开压江浦,红裳小巫未击鼓。
太守焚香令致词,愿驾苍龙作霖雨。
三神鼎峙名谓何,子胥范蠡马伏波。
图经莫载碑字灭,忠魂血食应不讹。
朝廷日夜传新令,辅弼贤良元首圣。
阴阳调燮神相之,忍使斯民饥以病。
群山秀色堆寒空,九华一簇青芙蓉。
谁云九子化为石,聚头论道扶天公。
深岩自积太古雪,烛龙缩爪羞无功。
湍流万丈射碧落,此源直与银河通。
尘埃一点入不得,烟雾五色朝阳烘。
有时昏昏雷电怒,崩崖裂壁挥长松。
龙作雨,虎啸风。
白日变明晦,九子亦惨容,褐冠释氏胡为笑傲于其中。
我将学彼术,卷舌切愧求童蒙。
天公信玉女,号令不尔从。
嗟尔九子竟何补,非泰非华非衡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