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对桃花与君别,共唱离人眼中血。
今见桃花君复来,似与东风趁时节。
北去南还何日休,书生道路多穷愁。
安得巨航满载酒,一帆风过蓬莱洲。
昨对桃花与君别,共唱离人眼中血。
今见桃花君复来,似与东风趁时节。
北去南还何日休,书生道路多穷愁。
安得巨航满载酒,一帆风过蓬莱洲。
这首诗名为《送李节推》,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诗中以桃花为引子,描绘了与友人的离别与重逢,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无奈。
首句“昨对桃花与君别”,诗人回忆起昨日与友人在桃花盛开之际的离别场景,桃花象征着美好与离别的哀愁。接着,“共唱离人眼中血”一句,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离别时内心的痛苦和不舍,将情感渲染得淋漓尽致。
第二段“今见桃花君复来,似与东风趁时节”,转而描写友人再次归来的情景,桃花依旧,仿佛在与春风一同迎接友人的回归,营造出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
“北去南还何日休,书生道路多穷愁”两句,诗人借由友人的行踪,抒发了对人生旅途艰辛的感慨,无论是北去还是南回,似乎都无休止,书生(这里指诗人自己)在求学或仕途上的道路充满了困苦与挫折。
最后,“安得巨航满载酒,一帆风过蓬莱洲”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希望有一艘巨大的船只,满载美酒,乘风破浪,前往传说中的蓬莱仙岛,寓意着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桃花这一意象,串联起离别与重逢的情感线索,同时融入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老僧遗我十日花,丛中尚有黄金芽。
忙搜旅舍觅盆盎,疾呼健仆团泥沙。
要扶强干植根本,先除病叶芟杈丫。
花头苦被束缚久,豁如自直蓬中麻。
人情爱菊我爱影,百影无如菊影斜。
移镫邀月月亦至,纵横满壁飞龙蛇。
藐姑仙人真绰约,何妨背立珠帘遮。
浇花痛饮颇快意,坐间隐隐花咨嗟。
扬州市上作重九,金钱买断渊明家。
娉婷不嫁后时节,蹉跎坐误春韶华。
我闻花语三叹息,一岁一荣生有涯。
君不见绮楼昨夜笙歌歇,几人冷眼窥窗纱。
汝从禅窟听说法,可知微笑拈天葩。
萧然相对共迟暮,秋光尽向苍公赊。
滇池平,滇水清。
滇南旷荡余空城,犬无夜吠鸡不鸣,将军奉诏初拔营。
几姓分旗遍行赏,同时帐下添厮养。
何取边头户口繁,十年生聚滋奸党。
白头翁媪啼且僵,弃掷不得收戎行。
翻身一仆委沟壑,骨肉满眼纷飘扬。
红颜如花扶上马,坡高惊堕珊瑚把。
儿郎新嫁羽林军,山下人逢执鞭者。
近前一队飞尘起,中有伤心泪偷洒。
朝家本意重开边,剧贼初平近十年。
尔等累累皆鬼妾,偷生敢复祈哀怜。
即如滇城围,七月未能下。
戍卒垒频高,书生箸谁借。
君不见禁旅一出西南通,煌煌中旨褒肤公。
参军夸谋士夸勇,逢时多少称英雄。
绿旗只合就裁汰,那许尺寸贪天功。
从此归成垂白叟,卖刀买犊安农亩。
犹及生儿际太平,家家相贺持羊酒。
《班师行》【清·查慎行】滇池平,滇水清。滇南旷荡余空城,犬无夜吠鸡不鸣,将军奉诏初拔营。几姓分旗遍行赏,同时帐下添厮养。何取边头户口繁,十年生聚滋奸党。白头翁媪啼且僵,弃掷不得收戎行。翻身一仆委沟壑,骨肉满眼纷飘扬。红颜如花扶上马,坡高惊堕珊瑚把。儿郎新嫁羽林军,山下人逢执鞭者。近前一队飞尘起,中有伤心泪偷洒。朝家本意重开边,剧贼初平近十年。尔等累累皆鬼妾,偷生敢复祈哀怜。即如滇城围,七月未能下。戍卒垒频高,书生箸谁借。君不见禁旅一出西南通,煌煌中旨褒肤公。参军夸谋士夸勇,逢时多少称英雄。绿旗只合就裁汰,那许尺寸贪天功。从此归成垂白叟,卖刀买犊安农亩。犹及生儿际太平,家家相贺持羊酒。
https://shici.929r.com/shici/ELZd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