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兮云蔼蔼,泉淙淙兮石皑皑。
禽惊人兮,远飞去以复还。
客醉其间兮,殊不知为冠带。
发被衣颓以自顾兮,谁为吾仇。
山花为我一笑兮,山草为我以忘忧。
嗟世人之愚兮,竟营营以何求。
求百年之宠荣兮,取万世之奴囚。
怵谗舌之甚兮,尚毁孔而谤周。
咄何得而何失兮,孰为马而为牛。
歌数作兮饮未休,石骇以走兮泉凝而不流。
起挽石以道泉兮,尔何我尤。
吾将去乎世兮,结尔以长年之游。
风萧萧兮云蔼蔼,泉淙淙兮石皑皑。
禽惊人兮,远飞去以复还。
客醉其间兮,殊不知为冠带。
发被衣颓以自顾兮,谁为吾仇。
山花为我一笑兮,山草为我以忘忧。
嗟世人之愚兮,竟营营以何求。
求百年之宠荣兮,取万世之奴囚。
怵谗舌之甚兮,尚毁孔而谤周。
咄何得而何失兮,孰为马而为牛。
歌数作兮饮未休,石骇以走兮泉凝而不流。
起挽石以道泉兮,尔何我尤。
吾将去乎世兮,结尔以长年之游。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清幽的自然景色与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开篇“风萧萧兮云蔼蔼,泉淙淙兮石皑皑”以动态与静态结合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山间云雾缭绕、泉水潺潺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禽惊人兮,远飞去以复还”,通过鸟儿的反应,侧面衬托出环境的宁静与和谐。
“客醉其间兮,殊不知为冠带”,诗人似乎在借他人之口,表达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身处如此美景之中,仿佛忘却了尘世的纷扰。随后,“山花为我一笑兮,山草为我以忘忧”,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感,山中的花草仿佛也懂得诗人的忧愁,给予他心灵的慰藉。
“嗟世人之愚兮,竟营营以何求”,诗人对世人的追求表达了深深的感慨,认为他们过于执着于短暂的荣华富贵,忽视了内心的真正需求。“求百年之宠荣兮,取万世之奴囚”,形象地揭示了人们为了权力和地位不惜牺牲自由和平静生活的矛盾心态。
“怵谗舌之甚兮,尚毁孔而谤周”,这里诗人可能借古喻今,批评了当时社会中因嫉妒和诽谤而导致的道德沦丧现象,强调了言论自由与公正评价的重要性。“咄何得而何失兮,孰为马而为牛”,这两句则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选择的深思,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自由,而不是盲目追求外在的名利。
最后,“歌数作兮饮未休,石骇以走兮泉凝而不流”,描绘了诗人饮酒作歌的场景,与自然界的动态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起挽石以道泉兮,尔何我尤”,诗人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自然,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和爱护。“吾将去乎世兮,结尔以长年之游”,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寻求精神上的永恒之旅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美景的描绘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精神境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云漏斜阳,放帘额半晴,旋又吹黑。
听两点三声,屋檐馀滴。
半堕杨花吹又起,东风摇曳如怜惜。
任蛛丝、空际噀珠,欲网无力。凄绝。西园陈迹。
有阴苔凑绿,新韭肥碧。念剪烛西窗,晤言何日。
满院烟芜催暝早,隔灯听响荒街屐。思今夕。
万一故人来得。
是一段、天涯愁绪。绿遍东风,未飘香絮。
倩影毵毵,陌头摇碎几丝雨。
送人多矣,休软逐、红尘舞。
愿绾住春光,奈惹得、花飞无主。莫误。
怕柔痕剪断,错认玉关歧路。高楼日暮。
算蓉镜、翠眉生妒。
忍看那、尽意缠绵,把无数、闲愁牵住。
听几处、笛声如怨,寸肠千缕。
小雨催诗,高柯堕叶,凄凉作尽秋声。
恨已难消,秋声更不堪听。
朝来试捲疏帘看,惜庭花、一半飘零。
最萧条,篱菊开迟,未著寒英。
家乡迢递三千里,怅怀人滋味,几次曾经。
天末遥峰,青青遮断归程。
归书但道安无恙,纵伤心、怕说离情。
到重阳,不插茱萸,也自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