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忽有满堂宾,皆诧瞿聃抱送麟。
懒作柳边退朝客,宁为花下弄孙人。
小年置膝尤钟爱,晚岁含饴当食珍。
吾万卷书将付汝,胜如制诰水银银。
衡门忽有满堂宾,皆诧瞿聃抱送麟。
懒作柳边退朝客,宁为花下弄孙人。
小年置膝尤钟爱,晚岁含饴当食珍。
吾万卷书将付汝,胜如制诰水银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者对待晚辈的慈爱与期待之情。开篇"衡门忽有满堂宾,皆诧瞿聃抱送麟"写出了家中因为新生儿而热闹非凡的场景,每个人都在传递着好消息,宛如古代贡献珍奇给君王一般。这里的"麟"指的是传说中的吉兽,比喻新生儿是家族的宝贵财富。
接着"懒作柳边退朝客,宁为花下弄孙人"表达了诗人宁愿放弃官职和外界的交往,也乐于在家中陪伴子孙,在春日的花影中与孩子们嬉戏。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家庭生活的温馨和重要性。
"小年置膝尤钟爱,晚岁含饴当食珍"进一步描绘了对幼童的深情厚爱。诗人将孩子放在膝上抚摸,不仅在他们幼小时就给予特别的关怀,即便到了老年,也仍然像品尝美味佳肴一样享受与孙辈相处的时光。
最后,"吾万卷书将付汝,胜如制诏水银银"则是诗人对晚辈传承知识和文化的期望。诗人有着丰富的藏书,将这些知识财富传递给后代,这份精神财富比任何物质都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家庭温情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子孙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展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对于个人生命价值、家庭责任和社会贡献的深刻认识。
决胜无遗策,辞天便起缨。
出身唯殉死,报国且能兵。
受命麒麟殿,参谋骠骑营。
短箫催别酒,斜日驻前旌。
义勇千夫敌,风沙万里行。
几年丹阙下,侯印锡书生。
悔作扫门事,还吟招隐诗。
今年芳草色,不失故山期。
遥想白云里,采苓春日迟。
溪花藏石径,岩翠带茅茨。
九转莫飞去,三回良在兹。
还嗤茂陵客,贫病老明时。
德佐调梅用,忠输击虏年。
子房推庙略,汉主托兵权。
受命荣中禁,分麾镇左贤。
风生黑山道,星下紫微天。
始愿文经国,俄看武定边。
鬼方尧日远,幕府代云连。
汗马将行矣,卢龙已肃然。
关防驱使节,花月眷离筵。
自忝知音遇,而今感义偏。
泪闻横吹落,心逐去旌悬。
帝念夔能政,时须说济川。
劳还应即尔,朝暮玉墀前。
藏器待时少,知人自古难。
遂令丹穴凤,晚食金琅玕。
谁谓兵戈际,鸣琴方一弹。
理烦善用简,济猛能兼宽。
夙夜念黎庶,寝兴非宴安。
洪波未静壑,何树不惊鸾。
凫舄傍京辇,氓心悬灌坛。
高槐暗苦雨,长剑生秋寒。
旅食还为客,饥年亦尽欢。
亲劳携斗水,往往救泥蟠。
但恐酬明义,蹉跎芳岁阑。
食贫无尽日,有愿几时谐。
长啸秋光晚,谁知志士怀。
朝烟不起灶,寒叶欲连阶。
饮水仍留我,孤灯点夜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