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作扫门事,还吟招隐诗。
今年芳草色,不失故山期。
遥想白云里,采苓春日迟。
溪花藏石径,岩翠带茅茨。
九转莫飞去,三回良在兹。
还嗤茂陵客,贫病老明时。
悔作扫门事,还吟招隐诗。
今年芳草色,不失故山期。
遥想白云里,采苓春日迟。
溪花藏石径,岩翠带茅茨。
九转莫飞去,三回良在兹。
还嗤茂陵客,贫病老明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送杨锐归隐》。诗中表达了对朋友归隐生活的送别以及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悔作扫门事,还吟招隐诗" 表示诗人对于之前从事的世俗工作感到后悔,而现在则是回归到吟诵招引隐居生活的诗歌中。这里的“扫门”可能指的是官职或世间杂务,而“招隐诗”则代表了对自然、山林生活的向往。
"今年芳草色,不失故山期" 描述了春天美丽的景色,以及对旧时山林之约的不忘。这里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对自然美好的珍惜。
"遥想白云里,采苓春日迟" 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白云深处的向往,以及在春天漫长的日子里采集野生菌类(苓)的悠闲情景。这里通过“遥想”表现出一种心灵上的向往和逃避。
"溪花藏石径,岩翠带茅茨" 描述了山林中的美丽景色:溪水中隐藏着石头小路,岩石间长满了翠绿的草木。这里通过对自然细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宁谧的氛围。
"九转莫飞去,三回良在兹" 这句话可能是在劝告友人不要轻易离开这个美好的归隐之地,而是要多次回来体验这里的美好。数字“九”和“三”在这里可能被用来强调次数的多寡。
"还嗤茂陵客,贫病老明时" 这句话中,“茂陵客”可能指的是古代贬官或隐居的人,而“贫病老明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晚年贫穷、生病以及智慧减退的自嘲。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世俗与自然、动与静之间的矛盾,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