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磊洞庭石,渺渺苍梧云。
客行离骚国,长歌酹湘君。
湘君不可见,古庙藏江氛。
空坛颇亡恙,谁为真将军。
磊磊洞庭石,渺渺苍梧云。
客行离骚国,长歌酹湘君。
湘君不可见,古庙藏江氛。
空坛颇亡恙,谁为真将军。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远的自然景象和历史沧桑的感慨。开头两句“磊磊洞庭石,渺渺苍梧云”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洞庭湖畔的壮丽风光,其中“磊磊”形容岩石之多且大,“渺渺”则描绘了天际云烟的悠远感。接下来的“客行离骚国,长歌酹湘君”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和历史事件的怀念之情,其中“骚国”指的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即今天的湖北省江陵县一带,而“湘君”则是对那时统治者或英雄人物的尊称,通过长歌来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和缅怀。
中间两句“湘君不可见,古庙藏江氛”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的迷离感。诗人无法直接看到那些已经逝去的英雄,只能在一座座古老的庙宇中寻觅它们的气息,这些气息就如同隐藏在江风中的神秘氛围,令人向往却又难以触及。
最后两句“空坛颇亡恙,谁为真将军”则表达了一种历史的失落感和对真正英雄的怀疑。诗人站在空无一人的祭坛前,心中充满了对逝去时代的哀伤与思索,这些曾经的辉煌如今只剩下遗迹,而现代社会中谁又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怀旧之情,同时也透露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思考。
空江平野流,风岛苇飕飕。
残日衔西塞,孤帆向北洲。
边鸿渡汉口,楚树出吴头。
终入高云里,身依片石休。
无处清阴似剡溪,火云奇崛倚空齐。
千山冷叠湖光外,一扇凉摇楚色西。
碧树影疏风易断,绿芜平远日难低。
故园旧寺临湘水,斑竹烟深越鸟啼。
爽气申时豫,临秋肆武功。
太液荣光发,曾城佳气融。
紫霄寒暑丽,黄山极望通。
讲艺遵先轨,睹德畅宸衷。
鹫岭飞夏服,娥魄乱雕弓。
汗浃镳流赭,尘生埒散红。
饮羽惊开石,中叶遽凋丛。
雁殚云路静,乌坠日轮空。
九流参广宴,万宇抃恩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