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曾鍊师》
《赠曾鍊师》全文
元 / 黄镇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闻说元都曾鍊师,曾从海上识安期。

游山采药辞家早,扫石看云出洞迟。

醮罢每栖双鹤树,丹成时浴九龙池。

长年别有壶中乐,消得仙人几局棋。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黄镇成赠予一位名叫曾鍊师的人物,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道家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闻说元都曾鍊师”点明了主角在元都(元朝首都大都)修炼的背景,暗示其非凡的道行。次句“曾从海上识安期”提及曾鍊师可能与传说中的仙人安期生有所交往,增加了神秘色彩。

第三句“游山采药辞家早”,描绘了曾鍊师远离尘世,清晨就去山中采集药材,体现了他追求自然与养生的生活态度。第四句“扫石看云出洞迟”进一步展现了他的闲适与超脱,意为他在欣赏云卷云舒时,连离开洞穴都显得从容不迫。

第五句“醮罢每栖双鹤树”中的“醮罢”指祭祀或祈祷完毕,而“双鹤”常被视为仙人的象征,说明曾鍊师的修行环境充满了仙气。第六句“丹成时浴九龙池”则描绘了炼丹成功的喜悦,以及在神秘的九龙池中沐浴的仪式,强化了其仙人般的修行成果。

最后一句“长年别有壶中乐,消得仙人几局棋”,表达了诗人对曾鍊师那种超越世俗,享受内在宁静与乐趣的羡慕,认为这样的生活足以消磨掉仙人的漫长岁月,甚至可以抵挡几局棋的悠闲时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曾鍊师的隐居生活和修炼经历,赞美了他的超凡脱俗和道家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作者介绍

黄镇成
朝代:元   号:存存子   籍贯:紫云山   生辰:1287-1362

黄镇成(1287-1362)字元镇,号存存子、紫云山人、秋声子、学斋先生等。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元代山水田园诗人,与黄清老(邵武故县人)被后人并称为“诗人二黄”。初屡荐不就,遍游楚汉齐鲁燕赵等地,后授江南儒学提举,未上任而卒。著有《秋声集》四卷、《尚书通考》十卷。 
猜你喜欢

秋赛

柳姑庙前烟出浦,冉冉萦空青一缕。

须臾散作四山云,明日来为社公雨。

小巫屡舞大巫歌,士女拜祝肩相摩。

芳茶绿酒进杂遝,长鱼大胾高嵯峨。

常年徵科烦箠楚,县家血湿庭前土。

妻啼儿号不敢怨,期会常忧累官府。

今年家家有馀粟,县符未下输先足。

木刻吏,蒲作鞭。

自然粟帛如流泉,储积不愁无九年。

(0)

沧滩

百夫正欢助鸣橹,舟中对面不得语。

须臾人散寂无哗,惟闻百丈转两车。

呕呕哑哑车转急,舟人已在沙际立。

雾敛芦村落照红,雨馀渔舍炊烟湿。

故乡回首已千山,上峡初经第一滩。

少年亦慕宦游乐,投老方知行路难。

(0)

江楼吹笛饮酒大醉中作

世言九州外,复有大九州。

此言果不虚,仅可容吾愁。

许愁亦当有许酒,吾酒酿尽银河流。

酌之万斛玻瓈舟,酣宴五城十二楼。

天为碧罗幕,月作白玉钩。

织女织庆云,裁成五色裘。

披裘对酒难为客,长揖北辰相献酬。

一饮五百年,一醉三千秋。

却驾白凤骖斑虬,下与麻姑戏玄洲。

锦江吹笛馀一念,再过剑南应小留。

(0)

壮士吟次唐人韵

士厌贫贱思起家,富贵何在发已华。

不如为国戍万里,大寒破肉风卷沙。

誓捐一死报天子,兜鍪如箕铠如水。

男儿堕地射四方,安能山栖效园绮。

塞云漠漠黄河深,凉州新城高十寻。

风餐露宿宁非苦,且试平生铁石心。

(0)

蓬莱阁闻大风

天风摇荡万松声,卷海颓山得我惊。

触滟滪堆秋起柂,鏖皋兰下夜还营。

荷戈老气纵横在,看剑新诗欬唾成。

兴尽却寻湖上路,醉看月堕斗杓倾。

(0)

巢山二首·其二

短发巢山客,人知姓字谁。

穿林双不借,取水一军持。

渴鹿群窥涧,惊猿独袅枝。

何曾畜笔砚,景物自成诗。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