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巢山二首·其二》
《巢山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短发巢山客,人知姓字谁。

穿林双不借,取水一军持。

渴鹿群窥涧,惊猿独袅枝。

何曾畜笔砚,景物自成诗。

(0)
注释
短发:形容隐士的简朴形象。
巢山客:住在巢山的隐士。
姓字:姓名。
穿林:穿越森林。
双不借:不用两人合作。
取水:提水。
一军持:像指挥军队一样。
渴鹿:口渴的鹿。
窥涧:偷看涧水。
惊猿:受惊的猿猴。
袅枝:挂在树枝上。
畜笔砚:拥有笔墨纸砚。
景物:自然景色。
成诗:化为诗篇。
翻译
短发的隐士居住在巢山,谁知道他的姓名呢。
他穿梭于树林,提着水壶独自行动,仿佛率领一支队伍。
口渴的鹿群悄悄地探头涧边饮水,受惊的猿猴独自挂在树枝上摇摆。
他从未蓄有笔墨纸砚,却让自然景色化作他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巢山二首(其二)》中的一联,主要描绘了一位隐居巢山的文人形象。"短发巢山客",寥寥数字勾勒出一个头发稀疏的隐士,他选择在巢山深处栖息,过着简朴的生活。"人知姓字谁"则暗示他的名声并不显赫,但深藏不露,更显其淡泊名利。

"穿林双不借,取水一军持",通过写这位巢山客独自穿梭于树林,提着一壶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他独立自主、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渴鹿群窥涧,惊猿独袅枝"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象,鹿群饮水,猿猴攀枝,与人的活动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最后两句"何曾畜笔砚,景物自成诗"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他虽然没有专门的文具,但山川景物在他眼中皆可入诗,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隐逸高洁的文人形象,体现了陆游诗歌中常见的山水田园情结。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山中小景

四山一片秋色,野客独坐茅亭。
渡头红叶如雨,石上长松自青。

(0)

次韵钱塘怀古

山川形胜说钱塘,海接江流入混茫。
百五十年成底事,一丘衰草委秋阳。

(0)

徽宗雪江独棹

艮岳秋深百卉腓,胡尘吹满衮龙衣。
凄凉五国城边路,得似寒江独棹归。

(0)

望河源

积雪覆崇冈,冬夏常一色。
群峰让独雄,神君所栖宅。
传闻嶰谷篁,造律谐金石。
草木尚不生,竹产疑非的。
汉使穷河源,要领殊未得。
遂令西戎子,千古笑中国。
老客此经过,望之长太息。
立马北风寒,回首孤云白。

(0)

与虞山人胜伯陈山人惟寅谈及仙游事醉后赋诗

扫除狡狯蓄神机,开顶葫芦不置扉。
人物已从垣外见,真形渐向市中微。
杯成白鹤冲霄去,剑化双龙破浪归。
自此更无毫发累,绿毛绕体欲成衣。
¤

(0)

藜科(藜科丛生庭中,白露日,割而为帚。是

堂下生旅藜,堂上秋风起。
藜生何重重,秋风落无子。
子落尚复生,根枯为谁死?
朝乘白露降,采割辞蝼蚁。
但知伤藜根,谁治藜生地。
我非厌为羹,为帚为厥始。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