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发巢山客,人知姓字谁。
穿林双不借,取水一军持。
渴鹿群窥涧,惊猿独袅枝。
何曾畜笔砚,景物自成诗。
短发巢山客,人知姓字谁。
穿林双不借,取水一军持。
渴鹿群窥涧,惊猿独袅枝。
何曾畜笔砚,景物自成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巢山二首(其二)》中的一联,主要描绘了一位隐居巢山的文人形象。"短发巢山客",寥寥数字勾勒出一个头发稀疏的隐士,他选择在巢山深处栖息,过着简朴的生活。"人知姓字谁"则暗示他的名声并不显赫,但深藏不露,更显其淡泊名利。
"穿林双不借,取水一军持",通过写这位巢山客独自穿梭于树林,提着一壶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他独立自主、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渴鹿群窥涧,惊猿独袅枝"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象,鹿群饮水,猿猴攀枝,与人的活动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最后两句"何曾畜笔砚,景物自成诗"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他虽然没有专门的文具,但山川景物在他眼中皆可入诗,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隐逸高洁的文人形象,体现了陆游诗歌中常见的山水田园情结。
积雪覆崇冈,冬夏常一色。
群峰让独雄,神君所栖宅。
传闻嶰谷篁,造律谐金石。
草木尚不生,竹产疑非的。
汉使穷河源,要领殊未得。
遂令西戎子,千古笑中国。
老客此经过,望之长太息。
立马北风寒,回首孤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