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漉酒巾》
《漉酒巾》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取彼头上巾,漉酒无乃卑。

但求当日醉,不管后生疑。

衷情万里隔,志士千古期。

无人知此意,只有东林师。

(0)
鉴赏

这首诗《漉酒巾》是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通过“取彼头上巾,漉酒无乃卑”开篇,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漉酒,引出深邃的人生哲理与情感表达。

“取彼头上巾,漉酒无乃卑”,诗人选取了漉酒这一生活场景,以“取彼头上巾”为喻,暗示自己在世俗中选择了一种看似低微的行为,即漉酒,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选择。这里的“卑”字,不仅指行为上的低微,更深层地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礼法的反思与超越,以及对个人自由意志的坚持。

“但求当日醉,不管后生疑”,进一步阐述了诗人追求即时满足、享受当下生活的态度,不为他人的质疑和未来的后果所束缚。这种豁达的生活哲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蕴含着对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的挑战。

“衷情万里隔,志士千古期”,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对内心情感和理想追求的探讨。诗人认为,真正的感情和志向,即使相隔万里,也能相通;而那些矢志不渝的志士,他们的精神将被历史铭记,跨越千年。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深厚情感和崇高理想的向往,也暗含了对历史传承和文化认同的思考。

“无人知此意,只有东林师”,最后两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以及对知音的渴望。在众多世人不解其意的情况下,只有“东林师”能够理解他的心声。这既是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也是对精神共鸣的向往。东林师在这里可能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导师或知音,代表着诗人寻求理解与共鸣的对象。

综上所述,《漉酒巾》通过日常生活的小事,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情感、理想和知音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感悟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点绛唇

荷叶乍圆,正是困人天气。

(0)

南乡子

帘卷水西楼。一曲新腔唱打油。

宿雨眠云年少梦,休讴。且尽生前酒一瓯。

明日又登舟。却指今宵是旧游。

同是他乡沦落客,休愁。月子弯弯照几州。

(0)

水调歌头.生日自寿

久雨忽开霁,花靥斗春娇。

家人笑道,老子今日是生朝。

细数平生功行,断自狂吟之外,全不犯科条。

心事淡如水,天合与逍遥。也何须,期寿算,比松乔。

但令此去清健,到处狎渔樵。

说与门前鸥鹭,护我山中杞菊,日日长心苗。

世事儿戏耳,尊酒百尤消。

(0)

忆秦娥·其一忆别

暮云碧。佳人不见愁如织。愁如织。

两行征雁,数声羌笛。锦书难寄西飞翼。

无言只是空相忆。空相忆。纱窗人梦,梦双人只。

(0)

显仁皇后上同发引三首·其三十二时

炎图景运正延鸿。文思坐深宫。

慈宁大养,乐事时奏宸聪。皇龄永,恩霈下,遍寰中。

君王乘彩服,嫔御上瑶钟。

年年诞节,就盈吉月,交庆流虹。欢洽意方浓。

不觉仙游渺邈,但号泣苍穹。追慕念音容。

诗书慈俭,配古追踪。躬行四德,谁知继、二南风。

移盼俄空,宝鉴脂泽尘封。清都远,帝乡遥,杳难通。

想云軿、还上瀛蓬。稽山何在,当年禹宅,万古葱葱。

最难堪,潮头定,海波融。

(0)

春暮

麦髯豆荚雨生肥,闲绿园林粉蝶飞。

剩置好花安四壁,不教人道是春归。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