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彼头上巾,漉酒无乃卑。
但求当日醉,不管后生疑。
衷情万里隔,志士千古期。
无人知此意,只有东林师。
取彼头上巾,漉酒无乃卑。
但求当日醉,不管后生疑。
衷情万里隔,志士千古期。
无人知此意,只有东林师。
这首诗《漉酒巾》是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通过“取彼头上巾,漉酒无乃卑”开篇,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漉酒,引出深邃的人生哲理与情感表达。
“取彼头上巾,漉酒无乃卑”,诗人选取了漉酒这一生活场景,以“取彼头上巾”为喻,暗示自己在世俗中选择了一种看似低微的行为,即漉酒,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选择。这里的“卑”字,不仅指行为上的低微,更深层地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礼法的反思与超越,以及对个人自由意志的坚持。
“但求当日醉,不管后生疑”,进一步阐述了诗人追求即时满足、享受当下生活的态度,不为他人的质疑和未来的后果所束缚。这种豁达的生活哲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蕴含着对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的挑战。
“衷情万里隔,志士千古期”,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对内心情感和理想追求的探讨。诗人认为,真正的感情和志向,即使相隔万里,也能相通;而那些矢志不渝的志士,他们的精神将被历史铭记,跨越千年。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深厚情感和崇高理想的向往,也暗含了对历史传承和文化认同的思考。
“无人知此意,只有东林师”,最后两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以及对知音的渴望。在众多世人不解其意的情况下,只有“东林师”能够理解他的心声。这既是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也是对精神共鸣的向往。东林师在这里可能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导师或知音,代表着诗人寻求理解与共鸣的对象。
综上所述,《漉酒巾》通过日常生活的小事,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情感、理想和知音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感悟和哲学思考。
久雨忽开霁,花靥斗春娇。
家人笑道,老子今日是生朝。
细数平生功行,断自狂吟之外,全不犯科条。
心事淡如水,天合与逍遥。也何须,期寿算,比松乔。
但令此去清健,到处狎渔樵。
说与门前鸥鹭,护我山中杞菊,日日长心苗。
世事儿戏耳,尊酒百尤消。
炎图景运正延鸿。文思坐深宫。
慈宁大养,乐事时奏宸聪。皇龄永,恩霈下,遍寰中。
君王乘彩服,嫔御上瑶钟。
年年诞节,就盈吉月,交庆流虹。欢洽意方浓。
不觉仙游渺邈,但号泣苍穹。追慕念音容。
诗书慈俭,配古追踪。躬行四德,谁知继、二南风。
移盼俄空,宝鉴脂泽尘封。清都远,帝乡遥,杳难通。
想云軿、还上瀛蓬。稽山何在,当年禹宅,万古葱葱。
最难堪,潮头定,海波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