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苑秋光暮,金塘牧潦清。
荷低芝盖出,浪涌燕舟轻。
逆湍流棹唱,带谷聚笳声。
野竹交临浦,山桐迥出城。
水逐云峰暗,寒随殿影生。
阆苑秋光暮,金塘牧潦清。
荷低芝盖出,浪涌燕舟轻。
逆湍流棹唱,带谷聚笳声。
野竹交临浦,山桐迥出城。
水逐云峰暗,寒随殿影生。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池景象。首句“阆苑秋光暮”以“阆苑”这一神话中的仙境,渲染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与“秋光暮”相映成趣,展现出傍晚时分山林间的静谧与美丽。接着,“金塘牧潦清”一句,通过“金塘”与“潦清”的对比,不仅描绘了水面的清澈,也暗示了池塘在夕阳下泛着金色光芒的景象。
“荷低芝盖出,浪涌燕舟轻”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荷花比作“芝盖”,形象地描绘了荷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情态;同时,通过“浪涌燕舟轻”表现了水面的波光粼粼,以及小船在水面上轻盈穿梭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氛围。
“逆湍流棹唱,带谷聚笳声”则进一步展现了山池周围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逆流而上的划桨声与山谷中聚集的笳乐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韵律感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又融入了人类活动的和谐。
“野竹交临浦,山桐迥出城”两句,通过“野竹”与“山桐”的对比,描绘了山池周边的自然环境,野竹环绕着池边,山桐则高耸入云,与城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山池的幽静与远离尘嚣的特性。
最后,“水逐云峰暗,寒随殿影生”两句,以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手法,描绘了水随云峰而暗淡,寒意随着宫殿的阴影而生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山池的神秘与静谧之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
整首诗通过对山池及其周围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遐陬编户居海滨,不但生涯仰虾蟹。
煮盐成雪雪成堆,清曝群鱼趋市卖。
其间石首最得名,随潮百万鼙鼓声。
长舻巨艑斗截取,急逐风便来王城。
头中有物从何得,精卫含冤口抛石,此鱼腹小不容舟,只把石吞那患迮。
错将转上泥丸宫,又疑当年潄石翁。
临流快嚥透入脑,化作鳞鬣金巃嵷。
子孙诜诜仍亹亹,曰春曰梅俱可喜。
醉乡贪衒风味高,失身盘脍杯羹里。
先生趁晴携酒觞,柳色正似鹅儿黄。
与渠岂暇考族谱,便结保社南湖傍。
软炊玉饭乘燕艇,撑对柴门乱花径。
并呼三子伴渔童,食肉诸公自时政。
山围当车巾,佳兴坌满前。
盘松俨如画,盖叠疎萝缠。
沙平恰席许,坐荫宜铺毡。
扶筇瞰根穴,湛碧泓寒泉。
霏空雨方来,众绿争欣然。
炎销道旁地,此倍凝阴烟。
摩挲复潄涤,毛骨俱澄鲜,轮囷复清冷,肯受代谢迁。
何必绝尘世,高洁自永年。
钱王德民深,姓氏水为传。
遥瞻窣堵坡,背立苍峦巅。
人言有废寺,欲到愁攀缘。
诸天散香华,顾我应恻怜。
被役不为饥,凡质何繇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