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恭进理宗皇帝挽词·其四》
《恭进理宗皇帝挽词·其四》全文
宋 / 马廷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神册方增授,龙髯遽莫攀。

千秋思沛邑,七月葬稽山。

春暗觚棱影,星回羽卫班。

寝门如昨日,无复侍威颜。

(0)
注释
神册:象征着天帝或皇上的册封文书。
龙髯:古代皇帝的胡须,此处代指逝去的帝王。
遽:突然。
攀:触摸。
沛邑:地名,可能指帝王生前的居所或重要之地。
稽山:古代中国的山名,可能象征陵墓所在地。
觚棱:宫殿屋檐的角脊,这里形容宫室。
星回:星辰运转,此处可能指夜幕降临。
羽卫:护卫皇宫的仪仗队,常以鸟羽装饰。
寝门:帝王或贵族的卧室门。
侍威颜:侍奉并敬畏帝王的面容。
翻译
神册刚刚增加授予,龙髯却已无法触及。
千年思念着沛邑,七月在稽山举行葬礼。
春天的阴影笼罩着宫檐,星辰旋转卫队排列整齐。
寝宫依旧如昨日,再无您的威严容颜。
鉴赏

此诗为宋代诗人马廷鸾所作,名为《恭进理宗皇帝挽词》之四。全诗语言古朴,意境沉郁,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去君主的哀思和怀念。

"神册方增授,龙髯遽莫攀"两句,通过对“神册”(指帝王受命于天的象征)和“龙髯”(皇帝威仪的象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宗皇帝已逝世事实的一种无力感和不舍。

"千秋思沛邑,七月葬稽山"两句,则明示了皇帝已经去世,并且已经被安葬于某地。这里的“千秋”意指长久的年华,“七月”则可能是指具体的去世或葬礼时间,而“沛邑”和“稽山”则是指理宗皇帝的陵墓所在地,诗人通过这些具体的景象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思念。

"春暗觚棱影,星回羽卫班"两句,以“春暗”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悲凉氛围,“觚棱影”则是指古代皇帝车盖上的装饰,而“星回”和“羽卫班”则是在描述夜晚星辰移动与宫廷守卫的场景,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逝者威仪的怀念以及对夜空星辰中皇帝灵魂飘荡的想象。

"寝门如昨日,無复侍威颜"两句,则是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对于理宗皇帝陵墓之门的亲切感受,以及在现实中再也无法侍奉于皇帝威严面前的无奈。这里的“寝门”指的是皇帝陵墓的大门,“如昨日”则是在强调时间的流逝和自己的感受,"無复侍威颜"则是直接表达了对理宗皇帝不再能够亲侍的哀思。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威仪、去世后的陵墓以及诗人个人的哀思与怀念,展现了一幅深情厚谊的挽歌画卷。

作者介绍
马廷鸾

马廷鸾
朝代:宋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猜你喜欢

怀古楼

地接昌华近,楼开碧树深。

独怜高处望,难作此时心。

城郭岂不古,山川徒至今。

朝台无陆贾,谁复嗣徽音。

(0)

离六堂

道由疏磬外,地僻罕人寻。

一路入来处,泠然生静心。

绿槐阴过户,垂柳覆栖禽。

向晚斋钟动,群僧渐出林。

(0)

画叉

引怀良不易,何以汝偏深。

委屈空如此,常能令直寻。

卷舒存至理,山水托知音。

举世谁相似,从无掩善心。

(0)

重过光半大师兰若

为爱精蓝僻,崎岖入碧峰。

客堂人少到,云影自重重。

雨过溪声长,林昏露气浓。

山深鸟亦静,閒立路边松。

(0)

喜翁山归自辽东

羊裘布帽雪霜凝,几载风尘寄迹僧。

名姓隐交随五岳,须眉留得拜诸陵。

应知徐庶心徒苦,却恨留侯事未能。

归卧故园薇渐长,西山同约几时登。

(0)

山居三十韵·其十七

上方灯火夜萧条,静煞冰云不易招。

低树笑声知斥鴳,故枝无恙赠鹪鹩。

月悬大地皆明镜,梦落空林尽海潮。

最有斯人眠未得,更深犹过水西桥。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