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接昌华近,楼开碧树深。
独怜高处望,难作此时心。
城郭岂不古,山川徒至今。
朝台无陆贾,谁复嗣徽音。
地接昌华近,楼开碧树深。
独怜高处望,难作此时心。
城郭岂不古,山川徒至今。
朝台无陆贾,谁复嗣徽音。
这首诗名为《怀古楼》,是明代诗人何绛所作。通过“地接昌华近,楼开碧树深”两句,描绘了怀古楼所在之地的自然环境,地势接近昌华,楼阁在绿树掩映之中,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接下来,“独怜高处望,难作此时心”表达了诗人独自站在高处眺望时的感慨,既有对美景的欣赏,也有对内心情感难以言表的复杂心情的抒发。
“城郭岂不古,山川徒至今”两句,诗人将目光从楼阁转向更广阔的自然与历史,感叹城郭虽古老,但山川依旧,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形成对比,引发对历史变迁和时光流转的思考。最后,“朝台无陆贾,谁复嗣徽音”则以朝台(可能指古代的祭祀场所)为喻,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人物或事迹的怀念,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当今的时代,又有谁能继承并发扬那些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时代变化的敏感洞察。
愧室平生交,子顺才数面。
披君秋窗图,使我怀难遣。
赓吴初未识,实重子顺荐。
三年龙州归,此士不及见。
与君晚相得,往事积馀恨。
九原既莫追,短景岂无恋。
畏庐弄翰墨,言外闻悽叹。
犹能窗下坐,垂尽勤把玩。
处世有百艰,胜天惟一德。
移冬以作春,视此石上柏。
节母行至高,健顺实殊特。
孤嫠振门户,贻训资简策。
诸孤得其孝,母气禀自昔。
交游尽英彦,声誉竞推激。
韩苏赋此画,取义各有适。
子瞻称天命,终始介如石。
退之羡平地,枝干遂万尺。
坚贞母以之,苏论诚不易。
吾当诵韩诗,馀庆真所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