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楼台琼岛边,崇情幽赏玉壶天。
三冬书史自娱耳,一雪游观亦偶然。
素积远螺馀冷峭,明含牡蛎嫩阳鲜。
何人对此无佳会,况我欢生卜麦田。
金碧楼台琼岛边,崇情幽赏玉壶天。
三冬书史自娱耳,一雪游观亦偶然。
素积远螺馀冷峭,明含牡蛎嫩阳鲜。
何人对此无佳会,况我欢生卜麦田。
此诗描绘了雪后瀛台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首句“金碧楼台琼岛边”,以金碧辉煌的楼台与琼岛相映衬,营造出一种华美而神秘的氛围。次句“崇情幽赏玉壶天”,将情感的崇高与环境的幽静巧妙结合,仿佛置身于纯净透明的天界之中,享受着心灵的洗礼。
接着,“三冬书史自娱耳”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与沉浸,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从书籍中寻得乐趣。而“一雪游观亦偶然”则展现了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雪后的游赏并非刻意安排,而是自然发生的美好瞬间。
“素积远螺馀冷峭,明含牡蛎嫩阳鲜”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远处堆积的白雪比作螺壳,凸显其形状之美;同时,阳光照耀下的牡蛎,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新鲜。这两句不仅描绘了雪后景象的纯净与生机,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何人对此无佳会,况我欢生卜麦田”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感慨,认为无论是谁面对如此美景,都会感到欢愉与满足。而“况我欢生卜麦田”则可能是诗人的自我反思或内心独白,暗示了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在其中找到的精神慰藉和生活乐趣。
不恨今日雨,却恨前日晴。
无端放隙光,诱我馀杭行。
馀行有何趣,败寺老和尚。
若使在西湖,亦得闲眺望。
出门无去处,袖手东西顾。
桑下见蚕娘,泥滓沾衣裤。
只是去临安,已觉步步难。
何况径山路,千盘与万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