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雍裕之的作品,名为《杂曲歌辞·自君之出矣》。诗中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深切思念。
"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 这两句通过宝镜不再映照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亲人离开后心中的空虚和无意义感。宝镜原本用来打理容貌,现在连这个作用都失去了,因为内心的痛苦让外在的装饰变得毫无价值。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这两句则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深切,如同奔流不息的陇水,永远都无法平息。而“呜咽声”则传达了一种压抑的悲伤,不敢或不能完全表露出来,只能是长时间的低泣。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