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美人兮无古今,挑灯勘史夜沉沉。
昌唐无复浯溪颂,哀郢常多楚泽吟。
麟获自伤王迹息,鹃啼谁念帝魂深。
祇今莫唱贞元曲,但忆曾闻正始音。
彼美人兮无古今,挑灯勘史夜沉沉。
昌唐无复浯溪颂,哀郢常多楚泽吟。
麟获自伤王迹息,鹃啼谁念帝魂深。
祇今莫唱贞元曲,但忆曾闻正始音。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马廷鸾所作,名为《北平家传成(其三)感事》。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流露。
"彼美人兮无古今,挑灯勘史夜沉沉。"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人翻阅古籍,寻找历史上的美好人物形象,但这种美好超越了时间的限制,不仅限于过去。
"昌唐无复浯溪颂,哀郢常多楚泽吟。"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唐朝繁华已逝和南宋时期国力衰减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上的悲剧事件(如楚汉战争)的频繁吟咏。
"麟获自伤王迹息,鹃啼谁念帝魂深。" 这两句诗人通过麒麟和凤凰等神兽不再出现来表达对失落的皇权和帝制文化的哀伤,以及对于过去帝王在天之灵是否还被人所怀念的疑问。
"祇今莫唱贞元曲,但忆曾闻正始音。" 最后两句诗人表示现在已经不再歌唱贞观年间(唐太宗时期)的美好,而是只想起曾经听过的正始年间(魏文帝时期)的音乐,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上美好时期的怀念和现实中的失望。
整首诗通过对古今美人的追思、历史盛衰的感慨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复杂的情感世界。
朱颜相娱嬉,倏复为老丑。
每见长童稚,屡失故交友。
生平免夭折,得天谅已厚。
所志尚千百,为者才八九。
终非力所及,曷不歌鼓缶。
第恐日失足,尽隳平生守。
松桧晚弥荣,所以异蒲柳。
脩短未足论,请勿丧吾有。
心与逝者宁,道与存者寿。
骊山秋树围宫殿,列屋同居异欢宴。
人人七夕望牵牛,岁岁秋风落团扇。
渭南渭北明河光,张生腕底风露凉。
定知纨袖停针后,金井殒梧听漏长。
玉貌绮罗天宝末,霜霰未深炎已夺。
宫中儿女为情死,墙外书生筹国活。
烧烛披图又一时,夜深题作女郎诗。
青天纤月长如此,巧拙人閒那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