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渡口,对斜风细雨,扁舟孤系。
隔水人家烟里树,漏出遥峰苍翠。
恰听钟声,鍧然盈耳,知有桥边寺。青帘摇漾。
舟师问酒沽未。
几日才过清明,莺啼花谢,都做春深意。
徙倚孤篷堪兀坐,似觉余寒欲嚏。
且任多愁,聚来心上,百样能为祟。
蒙头布被,倦时自拥闲睡。
桃花渡口,对斜风细雨,扁舟孤系。
隔水人家烟里树,漏出遥峰苍翠。
恰听钟声,鍧然盈耳,知有桥边寺。青帘摇漾。
舟师问酒沽未。
几日才过清明,莺啼花谢,都做春深意。
徙倚孤篷堪兀坐,似觉余寒欲嚏。
且任多愁,聚来心上,百样能为祟。
蒙头布被,倦时自拥闲睡。
这首《念奴娇·晚泊》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江边夜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桃花渡口的景象与斜风细雨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扁舟孤系在渡口,仿佛是孤独的旅人在此短暂停泊,等待着未知的旅程。隔水人家的烟雾缭绕,远处山峰的苍翠与之相映成趣,钟声穿透寂静,带来一丝禅意。
“恰听钟声,鍧然盈耳”,不仅展现了声音的美妙,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心灵的平静。诗人通过“青帘摇漾”这一细节,巧妙地引入了酒肆的意象,让人联想到温暖与慰藉。舟师询问是否要买酒,这一互动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透露出旅途中的温情。
“几日才过清明,莺啼花谢,都做春深意。”这句诗将季节的更迭与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融为一体,表达了时光流转中不变的美丽。诗人通过“徙倚孤篷堪兀坐”这一动作,展现了独自思考与冥想的状态,仿佛在与自然对话,感受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反思。
“似觉余寒欲嚏”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了初春时节特有的微妙感受,既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也是对内心情感的微妙捕捉。最后,“且任多愁,聚来心上,百样能为祟。蒙头布被,倦时自拥闲睡。”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复杂情感时的自我调适,选择在宁静中寻求内心的平和与解脱。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作品。
幽人住山北,月上照山东。
洞户临松径,虚窗隐竹丛。
出林避炎影,步径逐凉风。
平云断高岫,长河隔净空。
数萤流暗草,一鸟宿疏桐。
兴逸烟霄上,神闲宇宙中。
还思城阙下,何异处樊笼。
鄱水有名宗,自昔重脩德。
善源悠且长,滔滔衍庆泽。
及今数百年,子孙尤繁殖。
彼美后来人,留心事经籍。
景仰徽国公,惓惓慕芳迹。
敬恭奉双亲,怡愉见容色。
椿树荫庭中,萱花映堂北。
兄弟乐且耽,友爱自相得。
风雨夜连床,壶觞日同席。
和气蔼门庭,恩意洽疏戚。
猗欤继述心,黾勉在朝夕。
大贤固云远,流风宛如昔。
今子登宦途,名位渐辉奕。
尚期保厥终,馀庆奚有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