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集覃溪学士家观祈巧图或以为唐张萱笔也》
《七夕集覃溪学士家观祈巧图或以为唐张萱笔也》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骊山秋树围宫殿,列屋同居异欢宴。

人人七夕望牵牛,岁岁秋风落团扇。

渭南渭北明河光,张生腕底风露凉。

定知纨袖停针后,金井殒梧听漏长。

玉貌绮罗天宝末,霜霰未深炎已夺。

宫中儿女为情死,墙外书生筹国活。

烧烛披图又一时,夜深题作女郎诗。

青天纤月长如此,巧拙人閒那得知。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七夕佳节在覃溪学士家中观赏祈巧图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女子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宫廷内外的不同生活状态。首句“骊山秋树围宫殿”,以骊山的秋景衬托出宫殿的肃穆与静谧,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历史氛围。接着,“列屋同居异欢宴”一句,对比了宫内女子们在同一屋檐下却各自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暗示了她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人人七夕望牵牛,岁岁秋风落团扇”两句,将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与季节变换巧妙结合,表达了女子们对爱情的期盼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渭南渭北明河光,张生腕底风露凉”则通过自然景象与艺术创作的对比,展现了不同领域的美感与情感的交融。

“定知纨袖停针后,金井殒梧听漏长”描绘了女子在结束日常劳作后的闲暇时光,通过听漏声来感受时间的流逝,既表现了生活的宁静,也隐含了对时间无情的无奈。接下来,“玉貌绮罗天宝末,霜霰未深炎已夺”两句,通过描述女子的美丽与短暂,反映了盛衰无常的人生哲理。

“宫中儿女为情死,墙外书生筹国活”对比了宫廷内部与外界的截然不同,前者沉浸在个人情感的纠葛中,后者则关注国家大事,体现了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个体命运的多样性。

最后,“烧烛披图又一时,夜深题作女郎诗”展示了女子在夜晚借由绘画和诗歌表达内心情感的过程,而“青天纤月长如此,巧拙人閒那得知”则以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智慧的有限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追寻与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中不同群体的生活面貌和内心世界,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爱情、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子常生日无以为寿偶得团茶一饼因书拙诗一首藉之以献

比年方贡竞珍藏,肤理丰腴紫璧光。

虬膂左回分绝格,蒻衣十袭护新香。

贵人恩泽才浮赐,俗骨尘埃不合尝。

愿作诗翁千岁寿,乘风聊复发清狂。

(0)

和鲍辇七夕四绝·其三

如何灵匹异人间,脉脉相望卒卒还。

不用蛛丝争送巧,自知得拙半生閒。

(0)

题张公洞

铜棺之南山复山,扪萝绝壁藓苔斑。

只今何处可容足,乞我石房云一间。

(0)

山居杂颂七首·其五

华严台上平如掌,自是游人路不通。

要识普贤真境界,乱山如浪涌云中。

(0)

法门复故圣恩深厚矣自此恐云巢不能久栖当为众一起承示佳句因用韵备载之

佛日光芒忽再悬,欢呼万国戴尧天。

不须菩萨行求钵,自是如来许覆肩。

云汉飞腾新放鹤,江湖游泳不烹鲜。

云巢从此栖难稳,圭玉今逢丰富年。

(0)

答惠海首座五首海乃圆照禅师小师·其一

闹市丛边荆棘侵,旃檀独秀旧园林。

俊驹昔是吾家瑞,老鹤今犹万里心。

短笛凄清秋水阔,乱山高下白云深。

当年得力分明处,伫听炉香演一音。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