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棺之南山复山,扪萝绝壁藓苔斑。
只今何处可容足,乞我石房云一间。
铜棺之南山复山,扪萝绝壁藓苔斑。
只今何处可容足,乞我石房云一间。
这首诗描绘了张公洞的幽静与神秘。诗人以“铜棺之南山复山”开篇,巧妙地将张公洞置于一个古老而深邃的自然环境中,仿佛铜棺中蕴含着千年的秘密。接着,“扪萝绝壁藓苔斑”一句,通过触摸藤蔓和攀爬绝壁的细节,展现了探索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同时也暗示了洞穴的古老与历史的厚重。
“只今何处可容足”一句,表达了对当前环境变化的感慨,以及对过去宁静与和谐的怀念。最后,“乞我石房云一间”则寄托了诗人对于心灵栖息之所的向往,希望在张公洞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张公洞的自然景观,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与自然、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共处,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精神家园的渴望。
江水西来深复深,老翁江上看浮沈。
也知渴饮止满腹,时取津津浇杏林。
人将杏花比仙岛,花实长春雨露好。
翁言吾庭更有樗,百年欲与吾俱老。
万丈丝纶收钓竿,倚樗长啸摇金山。
庭中步影苍苔滑,感慨人间行路难。
路难祇应樗下息,忽见新槐长百尺。
车盖亭亭荫道旁,树木真为人爱惜。
世人疑天感应迂,钻核能留杏一株。
槐阴写入樗庭卷,始信阴功果有无。
青春滋物初,满衣霾与壒。
农家大小陂,暴露及螺蛤。
呜呼生理微,萌甲几焚㷈。
城中亿万户,户供龙君榻。
司存下令严,屠肆经旬阖。
厚禄不先忧,主恩何以答。
事真倚伏殷,诚乃天人合。
维我太宰公,隆望本黄閤。
忠义发面颜,叩神免其匼。
顿回云汉伤,欢声周白盖。
区区蜥蜴谣,儿童浪喧杂。
如麻雨脚来,不见城南塔。
嗟余蒲柳躯,两睹星霜匝。
诗陈丰年象,庶足慰萧飒。
因之纪公德,独未厌纷遝。
公生诚岳䧏,人可强排拉。
才难不其然,宵吟对残蜡。
借坡喜雨文,贺公以携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