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恐归时已闭关,西坛虽好敢盘桓。
可怜月夜杉松影,输与沙鸥野鹤看。
长恐归时已闭关,西坛虽好敢盘桓。
可怜月夜杉松影,输与沙鸥野鹤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无奈之情。首句“长恐归时已闭关”,表达了诗人担心在归家之时,城门已经关闭,无法进入,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自由的渴望。接着,“西坛虽好敢盘桓”一句,表明了即使眼前有美丽的景致,如西坛的风光,诗人也不敢停留太久,似乎有一种使命感或责任在身,需要尽快返回。
后两句“可怜月夜杉松影,输与沙鸥野鹤看”,则将情感推向了高潮。诗人感叹于月夜下杉松的倒影如此美丽,却只能被沙鸥和野鹤欣赏,自己却无缘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也蕴含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感慨。通过对比,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感,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现实束缚的无奈,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长原崩赤土,形丑穷且卑。
人灵代天巧,竹树施屏帷。
荫蔚凝青霭,磨戛生凉飔。
隐见阿兰若,寅奉竺乾师。
斸场插殿脚,洞穴安门楣。
凌霄燃明灯,吐焰髯龙枝。
芭蕉驻翠鸾,妥尾灵泉池。
方甃流不竭,一片青琉璃。
袅袅架苍竹,冰箸县无时。
甘冷怯漱齿,雅与烹茶宜。
肘腋野人家,属属复离离。
闻说员庄好,未竟神已驰。
去此无十里,水竹尤清奇。
穷通常傍人,落日游子饥。
志愿恒滞违,不独在于斯。
滞违亦自佳,庶曰昌吾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