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风烟静午阴凉,饭罢呼童启北窗。
试拂横床供昼寝,且容幽梦绕清江。
竹风烟静午阴凉,饭罢呼童启北窗。
试拂横床供昼寝,且容幽梦绕清江。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的一幅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
首句“竹风烟静午阴凉”,以“竹”、“风”、“烟”、“午阴”等元素构建了一幅竹林中午后微风轻拂、烟雾缭绕、树荫清凉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这里的“静”不仅指环境的宁静,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次句“饭罢呼童启北窗”,描述了诗人饭后休息的情景。在享受完美食之后,诗人呼唤童仆打开北面的窗户,这一动作既体现了生活的闲适,也暗示了诗人希望在凉爽的空气中得到心灵的慰藉。
第三句“试拂横床供昼寝”,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悠闲生活态度。他轻轻擦拭横放的床榻,准备在此小憩片刻,享受午后的宁静时光。这不仅是对身体的放松,也是对心灵的一种抚慰。
最后一句“且容幽梦绕清江”,则将诗人的思绪从现实世界引向了梦境。他希望在这短暂的昼寝中,能够进入一个充满幽静与清新的梦境,让心灵得以自由地飞翔于清江之上,体验一种超脱现实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午后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闲适的追求以及对内心平静的向往。语言简洁流畅,情感真挚深沉,读来令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之美。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