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陈修仲题会稽宋尉澄晖亭》
《次韵陈修仲题会稽宋尉澄晖亭》全文
宋 / 赵鼎臣   形式: 古风

鉴湖绕君家,近在门前路。

置亭昔未善,对面无觅处。

胜地天所储,造物费陶铸。

惟昔居者谁,熟视不知措。

会逢赏心人,卓荦见深度。

疏朗引湖山,豁达去屏户。

开轩明月来,解榻清风驻。

初无结驷劳,怪此咄嗟具。

更得黄绢词,当烦神物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友人陈修仲所题的会稽宋尉澄晖亭的赞美与欣赏。诗人赵鼎臣以次韵的形式,表达了对澄晖亭所在环境的赞叹和对亭子本身设计的赞赏。

首先,诗人指出澄晖亭位于鉴湖之畔,其地理位置极为优越,近在眼前,仿佛是自然与人工巧妙结合的产物。接着,诗人通过“置亭昔未善”一句,暗示了亭子建造之初可能并未得到妥善处理,但经过时间的洗礼,亭子的美逐渐显现出来,成为一处可以“对面无觅处”的独特景观。

“胜地天所储,造物费陶铸”两句,诗人将澄晖亭所在的地点视为上天的馈赠,大自然赋予了这里独特的魅力,需要精心雕琢才能展现出其真正的价值。接下来,“惟昔居者谁,熟视不知措”则表达了对于过去未能充分认识到亭子价值的遗憾。

随后,诗人转而赞扬遇到“赏心人”,即能够欣赏到亭子真正深度与美的知音。在这样的赏识下,亭子的设计得以展现其“疏朗引湖山,豁达去屏户”的特点,即亭子的布局既与湖山相呼应,又打破了原有的封闭感,创造出开阔的空间感。

“开轩明月来,解榻清风驻”描绘了亭子在不同季节或时间下的美好景象,无论是明月照耀下的夜晚,还是清风拂面的时刻,亭子都能成为人们心灵的避风港。最后,“初无结驷劳,怪此咄嗟具”表达了对亭子建造过程的轻松与效率的惊讶,以及对亭子本身功能的肯定。

“更得黄绢词,当烦神物护”则是诗人对亭子文化价值的进一步提升,希望有更多的人能通过文字记录下这一美景,并得到神灵的庇佑,使其流传久远。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澄晖亭环境、设计、功能以及文化价值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人类智慧结合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知音相遇的喜悦与对美好事物传承的期待。

作者介绍

赵鼎臣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
猜你喜欢

蕲春李丈解后游江上园劝游人不可折花木禁渔

坐断此江干,池亭百亩宽。
禽鱼全性命,花竹报平安。
有道行其志,非时做甚官。
丰神更闲雅,野服竹皮冠。

(0)

石屏久游湖海祖妣遂题二句于壁云机番白苎和

伊昔天边望藁砧,天边鱼雁几浮沉。
机番白苎和愁织,门掩黄花带恨吟。
自古诗人皆浪迹,谁知贤妇有关心。
归来却抱双雏哭,碑刻虽深恨更深。

(0)

代书寄韩履善右司赵庶可寺簿

懒不修书札,将诗问起居。
升沉元自异,故旧忍相疏。
学术有馀用,班行不次除。
功名付公等,世道莫愁予。

(0)

国风再寄南昌故人兼简王帅子文

寄声黄与宋,书去望书还。
别后交情在,年来世路艰。
吾思蹈东海,君合隐西山。
诗卷勤收拾,留名天地间。

(0)

何季皋司理故人也作诗见相勉意二首

梅花庾岭外,别是一山川。
那使民无讼,须知狱有冤。
心常存正直,法不尚平反。
于氏缘何事,阴功到子孙。

(0)

怀家三首

白发出门来,三见梅花谢。
客路有岁年,归心无昼夜。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