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拂且薄陋,岂知身效能。
不堪代白羽,有足除苍蝇。
荧荧金错刀,擢擢朱丝蝇。
非独颜色好,亦用顾盼称。
吾老抱疾病,家贫卧炎蒸。
咂肤倦扑灭,赖尔甘服膺。
物微世竞弃,义在谁肯徵。
三岁清秋至,未敢阙缄藤。
棕拂且薄陋,岂知身效能。
不堪代白羽,有足除苍蝇。
荧荧金错刀,擢擢朱丝蝇。
非独颜色好,亦用顾盼称。
吾老抱疾病,家贫卧炎蒸。
咂肤倦扑灭,赖尔甘服膺。
物微世竞弃,义在谁肯徵。
三岁清秋至,未敢阙缄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贫病交加中的凄凉生活状态,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待物不弃、坚持操守的高洁品格。
“棕拂且薄陋,岂知身效能。”这里通过对棕拂子(一种植物)的描述,暗示自己虽然微末但仍有所用。
“不堪代白羽,有足除苍蝇。”诗人表达了自己承受不了替鸟类换下洁白的羽毛,但愿意使用羽毛来驱赶身上的虻虫。这两句反映出诗人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对生活的小小乐趣。
“荧荧金错刀,擢擢朱丝蝇。”这里描写了精致的金错刀和红丝制成的苍蝇驱赶工具。这些物品显示出诗人尽管贫穷,但仍注重物品的细节和质量。
“非独颜色好,亦用顾盼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物品不仅仅看中其颜色,更在乎其使用价值。
接下来的“吾老抱疾病,家贫卧炎蒸。咂肤倦扑灭,赖尔甘服膺。”则是诗人直接抒发自己的处境:年迈多病,家庭贫困,在炎热中忍受着痛苦,但依然靠着这棕拂子寻得一丝慰藉。
最后,“物微世竞弃,义在谁肯徵。三岁清秋至,未敢阙缄藤。”诗人感叹于世人往往忽略了小物的价值,只有那些坚守道义的人才会去珍视它们。而自己虽处困境,但到了秋天,也不忍心割断那棕拂子,因为它对他来说已经有了一种情感上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棕拂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坚守的精神和对生活细小之物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