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于肃悯旌功录有感·其一》
《读于肃悯旌功录有感·其一》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南迁议起共仓皇,一疏支倾万弩强。

既以安危系天下,曾无羽翼悟君王。

莫嫌久假非真有,祗觉中兴未耿光。

浅薄晚生何敢异,百年公论自难忘。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读于肃悯旌功录有感》(其一),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人物于肃的深切感慨与对其功绩的肯定。

首句“南迁议起共仓皇”,描绘了于肃在面对南迁议论时的紧迫与慌乱,暗示了局势的动荡不安。接着,“一疏支倾万弩强”一句,赞扬了于肃通过一封奏疏,力挽狂澜,稳定了军心,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勇气。

“既以安危系天下,曾无羽翼悟君王”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于肃对国家安危的重要性,以及他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影响君王决策的决心。然而,尽管于肃的努力显而易见,却似乎并未得到君王的充分理解和重视。

“莫嫌久假非真有,祗觉中兴未耿光”表达了诗人对于肃长期被忽视的同情,同时也对国家复兴的前景表示了一丝忧虑。这里“久假”暗指长时间的被误解或忽视,“中兴”则象征着国家的复兴与繁荣。

最后,“浅薄晚生何敢异,百年公论自难忘”两句,表明了诗人虽然年轻且地位不高,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并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公正的历史评价终将被铭记。这不仅是对于肃功绩的肯定,也是对后世评判历史人物标准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于肃事迹的回顾与评价,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政治局势的关切与思考。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其八

笑中声远。走向曲房花树畔。拥在尊前。

顿觉春温却夜寒。愿酬心满。只得教伊频劝盏。

缓唱何妨。贴体衫儿扑扑香。

(0)

秋日即事三首·其二

今日知何日,西风正得秋。

天心方祚汉,人物合师留。

才略烦威敌,声名赖镇浮。

不妨临赋乐,汎汎有杨舟。

(0)

哀汤与立父·其三

尚记宣和末,贤科擢阿戎。

义方传辇下,士誉走江东。

贺厦心虽切,披云意自忡。

思君想眉目,悲咽对西风。

(0)

和彦时兄腊雪六首·其三

敢以箪瓢傲廪囷,撇醅聊复笑还倾。

为言空腹朝搜句,不觉寒窗夜集霙。

泽浃寰区成地富,光生蓬荜见天平。

预占有岁从今始,廊庙何忧不及茕。

(0)

次韵周漕喜雨

十载栖迟畎亩间,无聊尤苦屡无年。

可怜一雨今时若,便觉千塍顿郁然。

击壤有期应共庆,效颦非分敢争妍。

正当檐溜江河决,想见高吟夜不眠。

(0)

次韵孙兴宗梅花

厌浥庭柯雨未乾,乍晴天气午犹寒。

传来多谢新诗寄,接得翻愁病眼看。

漫想素妆嫌粉涴,须怜青子着枝酸。

和羹有日君知否,老大心肠只自宽。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