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鹿在中野,获草求其群。
嗟哉昔所欢,一散如飙尘。
虞卿弃相印,担簦徇情亲。
悔吝不自惜,义声流千春。
此道息已久,遗响谁为申。
子其怀玙璠,慰我多苦辛。
鸣鹿在中野,获草求其群。
嗟哉昔所欢,一散如飙尘。
虞卿弃相印,担簦徇情亲。
悔吝不自惜,义声流千春。
此道息已久,遗响谁为申。
子其怀玙璠,慰我多苦辛。
这首诗描绘了对友情离散的感慨与对忠诚与亲情的颂扬。首句“鸣鹿在中野,获草求其群”以鹿鸣草丛,寻求同伴的场景,隐喻人世间的相聚与离散。接着,“嗟哉昔所欢,一散如飙尘”表达了对往日欢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它们如同疾风中的尘埃般迅速消逝的无奈。
“虞卿弃相印,担簦徇情亲”引用历史典故,赞美虞卿为了亲情而放弃高官厚禄的行为,强调了亲情与道义的重要性。“悔吝不自惜,义声流千春”进一步赞扬虞卿的抉择,即使面对后悔与损失也不后悔,其高尚的道德声名流传千年。
后半部分“此道息已久,遗响谁为申”感叹这种高尚行为的稀少,以及如何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的疑问。最后“子其怀玙璠,慰我多苦辛”则是诗人希望友人能像宝玉一样珍贵,给予自己心灵的慰藉,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困境中相互支持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运用,表达了对友情、亲情及高尚道德的深刻思考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风气变化的忧虑和对真挚情感的向往。
剩客苦填委,神交多乖离。
静言数存没,惊风邈难追。
水清石自见,山高鸟鸣悲。
一杯且相属,何庸记吾谁。
汉遭阳九运,无复见中兴。
不闻黄屋处,郊野蔽旗旌。
三人已成虎,况阻三国兵。
扬尘日月暗,喋血郊原腥。
作都虽云美,其如九鼎轻。
十年翰墨手,摸写费丹青。
人与骨俱朽,山川空炳灵。
吾怀鲍明远,寂莫赋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