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钵相逢慧业兼,碧云诗法授江淹。
离居一夕身衰白,禅悦多时味属恹。
陶令社容耽枕曲,周生室久谢无盐。
却思半日山光寺,共听风铃语塔檐。
瓶钵相逢慧业兼,碧云诗法授江淹。
离居一夕身衰白,禅悦多时味属恹。
陶令社容耽枕曲,周生室久谢无盐。
却思半日山光寺,共听风铃语塔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僧侣释诵苕的相遇,以及两人之间关于诗歌、禅悟和生活情趣的交流。首联“瓶钵相逢慧业兼,碧云诗法授江淹”以瓶钵象征僧侣的行头,暗示释诵苕不仅拥有智慧,还精通诗歌艺术,如同古代诗人江淹一般。颔联“离居一夕身衰白,禅悦多时味属恹”描述了释诵苕在孤独中修行,岁月流逝,身心俱老,但禅悦之味依然深长。颈联“陶令社容耽枕曲,周生室久谢无盐”通过引用陶渊明和周生的故事,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对世俗生活的疏远。尾联“却思半日山光寺,共听风铃语塔檐”则表达了诗人对与释诵苕共度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与佛寺宁静氛围的喜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与僧侣之间的精神交流,以及对自然、禅悟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忆昔咸丰之十载,粤西大盗来东吴。
异军苍头起吾里,白布帕首争前驱。
斩馘剧贼颇亦夥,日久粮乏难枝梧。
贼更积忿逞一决,户口十万遭焚屠。
贱子亡命草间活,但馀皮骨无肌肤。
贼退来归旧井里,积尸狼藉横交衢。
狗食人肉喜其腴,夜夜属餍肥其躯。
东邻老妪饿莫起,攫之而走冲门趋。
眼中所睹竟若此,咄哉天道何其诬。
三十年来事犹昨,至今梦寐常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