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江抵维扬》
《过江抵维扬》全文
明 / 范景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广陵涛起涨秋间,一棹乘潮夜抵关。

行李累人因载水,邮符借得好看山。

江乡欲别仍回首,吴唾重听少破颜。

惟有兰苕溪上月,领将一路伴人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过江抵达维扬的情景,充满了对旅途的细腻感受和对自然景色的深情描绘。

首联“广陵涛起涨秋间,一棹乘潮夜抵关”,开篇即以壮阔的江面景象引入,秋夜的潮水汹涌澎湃,诗人独自驾舟,乘着潮水的助力,在夜晚抵达目的地。这里不仅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挑战,也体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颔联“行李累人因载水,邮符借得好看山”,描述了旅途中的劳顿与疲惫。诗人随身携带的行李成了累赘,而为了欣赏沿途的美景,他甚至借用了邮符(古代传递信件的工具)来记录所见之景。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

颈联“江乡欲别仍回首,吴唾重听少破颜”,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在即将离开江乡之际,他依然忍不住回头望向这片熟悉的土地,心中充满了不舍。同时,对于即将前往的新环境,他保持着微笑,试图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未知。

尾联“惟有兰苕溪上月,领将一路伴人还”,以月光为线索,收束全诗。诗人发现,只有那溪边的月亮,默默地陪伴着他一路归去。这一形象化的情感寄托,既是对旅途孤独的感慨,也是对美好回忆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对旅途劳顿的坚韧以及对离别情绪的深刻体会,是一幅充满情感与哲思的画卷。

作者介绍
范景文

范景文
朝代:明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猜你喜欢

上元后二夕惠州韶州两使君暨诸公同集长寿精蓝分得一先韵·其二

南油满注百枝燃,火里春生不夜天。

露冕双临光乍合,冰轮两食影仍圆。

竹林荒宴惟须达,莲社风流可是禅。

玉漏休催归骑散,看灯未尽简文笺。

(0)

七夕咏牛女·其三

服罢瑶箱向夕閒,合欢应不减人间。

生离但得如河鼓,死育宁辞作破环。

百合香薰经岁梦,九光灯照隔秋颜。

心悲兰夜难为永,未曙扶曦已可攀。

(0)

己巳腊月十三日家慈大人八十有六生日恭赋·其三

家贫谋食计元疏,日日妻孥作白鱼。

养志已成高尚士,娱亲更著外家书。

白头多事惟调药,青岁无才枉断裾。

汉代孙嵩吾得似,康宁有母百龄馀。

(0)

过马佐领克起粤秀山房赋赠·其一

一峰飞向穗城头,下有书堂傍药洲。

骠骑不曾耽蹋鞠,征南祗爱注春秋。

朝台古木穿云上,越井寒泉抱石流。

多种芭蕉无暑入,相将壶矢绿阴留。

(0)

赋得摇落深知宋玉悲·其一

无端宋玉始悲秋,萧瑟长令异代愁。

楚国大夫多丽则,湘累弟子更风流。

美人不向离骚取,神女频从梦寐求。

词客最知摇落早,况闻猿啸满林丘。

(0)

送姚君之官贵县丞·其一

左江西上即浔中,贵县东屏邕管雄。

人杂徭狼蛮语乱,地多粳稻估船通。

门高不惜乌衣贵,官小偏宜柳下工。

水接夜郎愁瘴毒,簳珠多采伏波宫。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