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摇落深知宋玉悲·其一》
《赋得摇落深知宋玉悲·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无端宋玉始悲秋,萧瑟长令异代愁。

楚国大夫多丽则,湘累弟子更风流。

美人不向离骚取,神女频从梦寐求。

词客最知摇落早,况闻猿啸满林丘。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赋得摇落深知宋玉悲(其一)》。诗中借用了宋玉悲秋的情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与感慨。

首句“无端宋玉始悲秋”,以“无端”二字开篇,暗示了悲秋情绪的突然降临,如同宋玉般,无缘无故地感到了秋天的凄凉。接着,“萧瑟长令异代愁”一句,将宋玉的悲秋情感延伸到后世,说明这种情感跨越时空,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共同的愁绪。

“楚国大夫多丽则,湘累弟子更风流”两句,通过对比楚国的大夫和湘累(屈原的别称)的风华与才华,进一步强调了悲秋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暗含了对屈原及其作品的崇高评价。

“美人不向离骚取,神女频从梦寐求”两句,运用典故,一方面赞美了屈原的作品《离骚》之美,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即使是在梦中也不忘神女的形象,以此象征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最后,“词客最知摇落早,况闻猿啸满林丘”两句,点明了诗人作为词客的身份,深知秋天的来临意味着万物凋零,而猿猴的哀鸣更是增添了这份悲凉。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即面对自然界的衰败,人类情感的脆弱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宋玉悲秋情感的引申与拓展,以及对屈原及其作品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追求的精神。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浣溪沙.高峣雨中喜简西峃至

短短轩窗小小斋。行吟坐啸独悠哉。

爱闲能有几人来。

佳客新从云里至,好花多向雨中开。

隔篱呼取尽余杯。

(0)

浣溪沙

风里桃花一阵红。一年春色又成空。

可怜光景闭门中。

绝塞不知登览兴,故乡惟与梦魂通。

倚楼病眼送归鸿。

(0)

南歌子八首·其七

丝品娟娟玉,钗梁灼灼花。妙语似雏鸦。

有心来恼我,莫应他。

(0)

木兰花令·其一茫茫

茫茫交集情谁织。谓驱愁去愁仍蛰。

放来屈赋就怀沙,腐后迁书传货殖。

诗书赢得妻孥泣。孺仲妻贤真莫及。

蓬头历齿任痴儿,有目何烦知六七。

(0)

春草碧·其一

儒冠不解明韬略。底处是生涯、云门约。

垂端寄迹兵戈,蕙帐荒寒怨秋鹤。

岁暮且归来、情如昨。故人几度传心,曾烦手削。

门外见仙槎、须停泊。

老来岁月无何,乞与刀圭九还药。

三岛景长春、寻真乐。

(0)

长相思.和浚川韵六阕·其三

黄鹂啼。晓梦疑。迢递江南人未归。春愁双鬓知。

雁南飞。乡思迟。长忆江村细雨时。闲看鸥鹭矶。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