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冠不解明韬略。底处是生涯、云门约。
垂端寄迹兵戈,蕙帐荒寒怨秋鹤。
岁暮且归来、情如昨。故人几度传心,曾烦手削。
门外见仙槎、须停泊。
老来岁月无何,乞与刀圭九还药。
三岛景长春、寻真乐。
儒冠不解明韬略。底处是生涯、云门约。
垂端寄迹兵戈,蕙帐荒寒怨秋鹤。
岁暮且归来、情如昨。故人几度传心,曾烦手削。
门外见仙槎、须停泊。
老来岁月无何,乞与刀圭九还药。
三岛景长春、寻真乐。
这首诗名为《春草碧·其一》,作者邵亨贞是元末明初的文人。诗中以儒生的形象开篇,表达了对军事生涯的不解和无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云门约"可能指的是某种约定或理想,但现实中却感到孤独和凄凉,如同蕙帐荒寒,秋鹤哀鸣。
诗人感叹时光流逝,希望能回归旧日的情感,朋友间的深深情谊通过书信传递,其中蕴含着真挚的情感。"门外见仙槎"暗指期待着超脱尘世的仙舟来访,表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感慨岁月无情,渴望得到长生不老之药,追求的是三岛(传说中的仙岛)的永恒春光和真实的快乐。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邵亨贞独特的艺术风格。
行行阊门道,清庙临通津。
借问此何居,至德垂鸿名。
畴兹商周际,天命固难谌。
避狄始宁居,剪商志将萌。
圣孙天所启,周道方日新。
夫君见其微,远窜来蛮荆。
冠冕化文身,礼义开吴民。
让国非求名,此意难具陈。
顾惟君臣谊,况乃父子亲。
向无宣尼言,谁能识其心。
李膺吴中彦,怀古意何深。
行当侍帷幄,扬芳播清尘。
董子汉大儒,正谊不谋利。
君为几代孙,家学尚未坠。
下帷诵诗书,世事不挂意。
焚膏补日力,汲汲求道义。
先达每指云,是必清庙器。
安知古鼎彝,不粥今市肆。
计偕来京师,再就彤庭试。
拜官复儒冠,刀笔耻为吏。
月俸纵云薄,尚可供糗糒。
何必公与卿,然后可行志。
吾知函丈前,亦自有公事。
师生论议中,岂独在文字。
八闽善人多,春风应远被。
象贤古所称,知君谅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