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犹未识沧浪,胜日能销一咏觞。
绿障千峦森羽戟,翠绡十顷飐池塘。
清谈杖履穷幽径,归路篮舆带夕阳。
岂是此缨无地濯,可怜长说簿书忙。
出门犹未识沧浪,胜日能销一咏觞。
绿障千峦森羽戟,翠绡十顷飐池塘。
清谈杖履穷幽径,归路篮舆带夕阳。
岂是此缨无地濯,可怜长说簿书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游历沧浪亭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官场事务的厌倦。首句“出门犹未识沧浪”,写出了诗人初到沧浪亭的惊奇与新鲜感。次句“胜日能销一咏觞”,描绘了在美好的日子中,诗人借饮酒赋诗来享受这份宁静时光。
“绿障千峦森羽戟”运用比喻,将山峦比作森然的羽戟,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峰的峻峭和苍翠,宛如兵阵排列。接下来的“翠绡十顷飐池塘”则以轻盈的翠色绸缎比喻广阔的池塘,微风吹过,水面泛起涟漪,如美女的翠裳飘动。
“清谈杖履穷幽径”写诗人漫步在幽深的小径上,与朋友清谈,流露出闲适与惬意。最后一句“岂是此缨无地濯,可怜长说簿书忙”,诗人感慨自己并非不愿洗涤尘世之累,只是公务繁忙,无法尽情享受这份宁静,表达了对官场琐事的厌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