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沧浪亭》
《游沧浪亭》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门犹未识沧浪,胜日能销一咏觞。

绿障千峦森羽戟,翠绡十顷飐池塘。

清谈杖履穷幽径,归路篮舆带夕阳。

岂是此缨无地濯,可怜长说簿书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óucānglàngtíng
sòng / yuánshuōyǒu

chūményóuwèishícānglàngshèngnéngxiāoyǒngshāng

绿zhàngqiānluánsēncuìxiāoshíqǐngzhǎnchítáng

qīngtánzhàngqióngyōujìngguīlándàiyáng

shìyīngzhuóliánchángshuō簿máng

注释
沧浪:这里指江湖或广阔的水域,寓言仕途或人生境遇。
胜日:美好的日子。
羽戟:形容山峦密集如兵戈。
翠绡:绿色的薄纱,比喻湖面的波光。
篮舆:竹编的小车,古代的一种轻便交通工具。
簿书:公文、簿册,代指繁重的公务。
翻译
出门还未能见识江湖的广阔,好日子也能消磨一壶酒的时光。
绿色的山峦像千支羽箭排列森然,碧绿的湖面在十顷池塘中轻轻摇曳。
清谈时漫步在幽深的小径,归途中乘着竹篮小车沐浴夕阳。
难道是因为没有地方洗涤这官帽上的尘埃?只可惜常常感叹文书事务的繁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游历沧浪亭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官场事务的厌倦。首句“出门犹未识沧浪”,写出了诗人初到沧浪亭的惊奇与新鲜感。次句“胜日能销一咏觞”,描绘了在美好的日子中,诗人借饮酒赋诗来享受这份宁静时光。

“绿障千峦森羽戟”运用比喻,将山峦比作森然的羽戟,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峰的峻峭和苍翠,宛如兵阵排列。接下来的“翠绡十顷飐池塘”则以轻盈的翠色绸缎比喻广阔的池塘,微风吹过,水面泛起涟漪,如美女的翠裳飘动。

“清谈杖履穷幽径”写诗人漫步在幽深的小径上,与朋友清谈,流露出闲适与惬意。最后一句“岂是此缨无地濯,可怜长说簿书忙”,诗人感慨自己并非不愿洗涤尘世之累,只是公务繁忙,无法尽情享受这份宁静,表达了对官场琐事的厌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无边风月之阁三章章五句效杜甫体并以题中字为韵·其二

四时皆宜惟有月,涤荡精神莹肌骨,近水楼台益清越。

箕畴设以卿士占,蒿目渴贤念无竭。

(0)

无边风月之阁三章章五句效杜甫体并以题中字为韵·其一

大块噫气名为风,振拂草绿与花红,吾则何敢披称雄。

有时望云惧吹去,伫立亦厌飘蓬蓬。

(0)

夕佳楼

窗对西峰树万章,高低叶态晃斜阳。

须臾明影含苍意,又喜摇风送翠凉。

(0)

出古北口·其二

潮河如带向南流,败垒颓垣不事脩。

设待脩兹为守禦,系桑已是失长谋。

(0)

雨七首·其六

自卯至酉一六时,或疏或密棼银丝。

掘地四寸已及湿,把笔才得舒双眉。

(0)

盘龙山行宫即事

山庄四日驻,游兴已云偿。

小别松泉意,回看岚霭光。

见田观易象,逐顿憩书堂。

底是便宜事,新成六十章。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