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块噫气名为风,振拂草绿与花红,吾则何敢披称雄。
有时望云惧吹去,伫立亦厌飘蓬蓬。
大块噫气名为风,振拂草绿与花红,吾则何敢披称雄。
有时望云惧吹去,伫立亦厌飘蓬蓬。
此诗描绘了风的威力与自然界的互动,诗人以杜甫体裁,巧妙地运用“风”字贯穿全篇,展现了风的多面性。
首句“大块噫气名为风”,以“大块”喻指天地间的大气,形象地描述了风的形成,赋予风以生命和力量。接着,“振拂草绿与花红”一句,生动地展现了风的活动,它拂过绿色的草地和鲜艳的花朵,使景色更加生机勃勃。然而,诗人紧接着说“吾则何敢披称雄”,表达了对风的敬畏之情,暗示了自然界的力量超越了个人的掌控。
接下来的两句“有时望云惧吹去,伫立亦厌飘蓬蓬”,进一步描绘了风的不可预测性和破坏力。诗人想象自己在云层中被风吹走的恐惧,以及站在原地也感到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一样无助。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反映了人在面对自然现象时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风的多样面貌——既有其带来生机与活力的一面,也有其破坏与威胁的一面。诗人借风喻人,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类自身局限性的反思。
磨蝎坐命宫,蹇如马落驿。
朅来三千里,奔走鲜安席。
筠签课邮程,星骑驰羽檄。
急递读惊心,惊音闻动魄。
官途有定驱,候馆无安适。
身疲困饥渴,眼倦忘晓夕。
跋前更疐后,进寸复退尺。
前途望旋回,后境去重历。
磨蚁随转轮,辕牛疲服轭。
今朝复何幸,车马归寓宅。
肩舆入城郭,晚市堆粟帛。浩荡经街衢,曲折穿栅。
行行认坊口,历历指屋脊。
轻装童奴笑,驺从邻翁吓。
入门到厅事,尘土拂巾帻。大儿娴鞠?,卓立两足窄。
小儿越门限,跳若虫趯趯。
学语问家常,欲近惧嗔责。
膝前两娇女,脂粉污眉额。
絮衣手缝纫,时露针线迹。
问事矜巧言,怪我颜色黑。
旧仆喜我归,贳酒敲邻壁。
庖婢喜我归,盘飧馈羊炙。
黄犬喜我归,跳踉尾频掷。
山妻前致词,絮语颇刺刺。
上言慈亲健,家书近新得。
下言儿女安,儿读女学织。
翻不诉饥寒,似恐烦心力。
会垣近京都,不比山中僻。
好语得传闻,新猷布恩泽。
西南军屡捷,旦夕偃兵革。
朝廷大清明,四门贤路辟。
爬罗到寒畯,疏栉去壅积。
我闻大忻忭,喜气动颜色。
感激出真诚,慰藉忘困阸。
举酒尽余杯,加餐罄复核。
是时冬已残,北风舞沙砾。
暝色下前楹,夜光透重幂。
寺钟歇孤撞,街柝过三击。
坐久话更深,寒镫光的皪。
《壬戌十二月朔自辽州得檄往蒲行至韩侯岭复檄令回省二十七日抵寓咏怀四十韵》【清·许亦崧】磨蝎坐命宫,蹇如马落驿。朅来三千里,奔走鲜安席。筠签课邮程,星骑驰羽檄。急递读惊心,惊音闻动魄。官途有定驱,候馆无安适。身疲困饥渴,眼倦忘晓夕。跋前更疐后,进寸复退尺。前途望旋回,后境去重历。磨蚁随转轮,辕牛疲服轭。今朝复何幸,车马归寓宅。肩舆入城郭,晚市堆粟帛。浩荡经街衢,曲折穿栅。行行认坊口,历历指屋脊。轻装童奴笑,驺从邻翁吓。入门到厅事,尘土拂巾帻。大儿娴鞠?,卓立两足窄。小儿越门限,跳若虫趯趯。学语问家常,欲近惧嗔责。膝前两娇女,脂粉污眉额。絮衣手缝纫,时露针线迹。问事矜巧言,怪我颜色黑。旧仆喜我归,贳酒敲邻壁。庖婢喜我归,盘飧馈羊炙。黄犬喜我归,跳踉尾频掷。山妻前致词,絮语颇刺刺。上言慈亲健,家书近新得。下言儿女安,儿读女学织。翻不诉饥寒,似恐烦心力。会垣近京都,不比山中僻。好语得传闻,新猷布恩泽。西南军屡捷,旦夕偃兵革。朝廷大清明,四门贤路辟。爬罗到寒畯,疏栉去壅积。我闻大忻忭,喜气动颜色。感激出真诚,慰藉忘困阸。举酒尽余杯,加餐罄复核。是时冬已残,北风舞沙砾。暝色下前楹,夜光透重幂。寺钟歇孤撞,街柝过三击。坐久话更深,寒镫光的皪。
https://shici.929r.com/shici/TQetNLgiPT.html
耆阇拂天表,祇洹开地灵。
谁移珠林树,来凿白石扃。
穹隆耸一柱,斜入无光青。
庄严两宝塔,七级捎奔星。
迦相枝倒垂,樛流延上荣。
旁有紫竹林,迸露赤玉瑛。
裶裶五彩幡,累累九子铃。
应贞袒右臂,龙女立媌娙。
天乳五百道,放出琉璃瓶。
味如醍醐甘,色如羊脂凝。
老僧敬导客,我倦脚欲停。
相从乞涧薪,就此煮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