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门不知寺,溪涧环东西。
云深林密处,百鸟啾啾啼。
惜无济胜具,绝顶难樊跻。
振策松岭阁,涛声入夜凄。
到门不知寺,溪涧环东西。
云深林密处,百鸟啾啾啼。
惜无济胜具,绝顶难樊跻。
振策松岭阁,涛声入夜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理安寺的场景。首句"到门不知寺"表达了诗人初来乍到,未识寺庙所在,只闻其声的意境。接下来的"溪涧环东西"则展现了寺庙四周环境的宁静与山水之美,溪流环绕,动静相宜。
"云深林密处,百鸟啾啾啼"进一步描绘了寺内深处的幽深与生机,通过百鸟的鸣叫,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气息。然而,诗人遗憾地表示"惜无济胜具,绝顶难樊跻",暗示自己没有登山的工具,难以登临山顶,领略更佳的风景。
最后两句"振策松岭阁,涛声入夜凄"则以诗人策杖攀登松岭阁的动作收尾,同时借涛声在夜晚的凄凉,寓含了未能尽兴的淡淡失落感。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未能尽览的遗憾。
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
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
万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
孥音遥去,西卢渔父初宿。
心忆汐社沉埋,清狂不见,使我形容独。
寂寂冷萤三四点,穿过前湾茅屋。
林净藏烟,峰危限月,帆影摇空绿。
随风飘荡,白云还卧深谷。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天晴雪共难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