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皆宜惟有月,涤荡精神莹肌骨,近水楼台益清越。
箕畴设以卿士占,蒿目渴贤念无竭。
四时皆宜惟有月,涤荡精神莹肌骨,近水楼台益清越。
箕畴设以卿士占,蒿目渴贤念无竭。
此诗《无边风月之阁三章章五句效杜甫体并以题中字为韵(其二)》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月”、“涤荡”、“精神”、“莹肌骨”、“近水楼台”、“益清越”、“箕畴”、“卿士占”、“蒿目”、“渴贤”等词,描绘了一幅四季皆宜、月光如洗、精神焕发、心旷神怡的画面。
首句“四时皆宜惟有月”,点明了月在四季中的独特地位,月光洒满大地,四季皆宜,赋予了自然与季节一种和谐之美。接下来,“涤荡精神莹肌骨”,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纯净与力量,它能洗净心灵,使人心灵清澈,身体也因之而感到舒适。紧接着,“近水楼台益清越”,进一步强调了月光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水边的楼台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清幽、悦耳,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
“箕畴设以卿士占”一句,借用了古代占卜的典故,暗示了月光下的景象如同古人占卜时所见的吉兆,预示着吉祥和希望。“蒿目渴贤念无竭”,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渴望和对贤者的敬仰之情,即使目光所及之处尽是杂草(蒿目),但心中对贤才的渴望却永不消减,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社会进步的深切期盼。
整首诗以“月”为核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社会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情怀和境界。
西郊有客枕溪居,特为孤芳小结庐。
窗外横枝疏带竹,花边流水暗通渠。
伊方傲矣百花上,我亦翛然三径馀。
此外不关茅屋事,为谁烟雨自妆梳。
过重阳、晚香犹耐,江城风露初峭。
梅花已索巡檐笑,春入数枝红小。寒恁早。
正帘卷苍云,和气生芝草。金虬篆袅。
喜人乐丰年,波澄瀚海,星斗焕牙纛。
家山近,游宴十洲三岛。石桥诗思频绕。
朱颜白发神仙样,谁信玉关人老。春渐好。
望阊阖天低,咫尺瞻黄道。祥云缥缈。
看柳色沙堤,莺声禁辇,鸣佩凤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