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停短棹,带月步西关。
路尽忽逢寺,松多不见山。
岩腰云殿古,洞口石泉闲。
到此正吟苦,秋声满树间。
梁溪停短棹,带月步西关。
路尽忽逢寺,松多不见山。
岩腰云殿古,洞口石泉闲。
到此正吟苦,秋声满树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惠山寺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开篇“梁溪停短棹,带月步西关”两句,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又略显神秘的夜晚景象,诗人似乎是在微光之中,以一只船只停泊在梁溪,用短棹慢慢地行进,伴随着月亮向西边的关口移动。
接着“路尽忽逢寺,松多不见山”两句,透露出一种意外发现的惊喜。诗人行走至路尽头,不期而遇一座寺庙,而寺庙被茂密的松树环绕,以至于无法辨识出山的轮廓。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意外美好发现的喜悦。
“岩腰云殿古,洞口石泉闲”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古朴与幽深。岩石间隐藏着古老的云雾缭绕的殿宇,而洞口则是清泉缓缓流淌,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富有历史沧桑感的图景。
最后“到此正吟苦,秋声满树间”两句,是诗人在这宁静古寺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诗人在这里停留下来,正值秋天,树林中的虫鸣声此起彼伏,充满了整个空间。这不仅是对自然声音的描绘,也反映出了诗人的某种心境或许是在这个静谧之地,对生活的苦乐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行止恂恂众所褒,东南佳誉映时髦。
洞无畦畛心常坦,凛若冰霜节最高。
朱绂少留居客左,白头难敌是诗豪。
须知别后山城守,怅望归艎送目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