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惠山寺》
《题惠山寺》全文
宋 / 汤仲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梁溪停短棹,带月步西关。

路尽忽逢寺,松多不见山。

岩腰云殿古,洞口石泉闲。

到此正吟苦,秋声满树间。

(0)
翻译
在梁溪河畔停下小船,月光下漫步向西关走去。
走完长路忽然遇见一座寺庙,松树太多以至于看不见山峦。
寺庙依山而建,仿佛云中宫殿,洞口附近的石泉静静地流淌。
来到这里诗兴正浓,四周秋意深浓,满树秋声催人悲吟。
注释
梁溪:河流名,可能指梁溪河。
短棹:短桨,指小船。
步:步行。
西关:城市西部的关隘或区域。
路尽:走到路的尽头。
忽逢:突然遇到。
寺:寺庙。
松多:松树很多。
岩腰:山岩的中部。
云殿:高耸入云的殿宇。
古:古老。
洞口:石洞的入口。
石泉:石头边上的泉水。
闲:悠闲,安静。
吟苦:吟诗构思艰难。
秋声:秋天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惠山寺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开篇“梁溪停短棹,带月步西关”两句,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又略显神秘的夜晚景象,诗人似乎是在微光之中,以一只船只停泊在梁溪,用短棹慢慢地行进,伴随着月亮向西边的关口移动。

接着“路尽忽逢寺,松多不见山”两句,透露出一种意外发现的惊喜。诗人行走至路尽头,不期而遇一座寺庙,而寺庙被茂密的松树环绕,以至于无法辨识出山的轮廓。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意外美好发现的喜悦。

“岩腰云殿古,洞口石泉闲”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古朴与幽深。岩石间隐藏着古老的云雾缭绕的殿宇,而洞口则是清泉缓缓流淌,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富有历史沧桑感的图景。

最后“到此正吟苦,秋声满树间”两句,是诗人在这宁静古寺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诗人在这里停留下来,正值秋天,树林中的虫鸣声此起彼伏,充满了整个空间。这不仅是对自然声音的描绘,也反映出了诗人的某种心境或许是在这个静谧之地,对生活的苦乐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作者介绍

汤仲友
朝代:宋

一作汤仲元。宋元间平江人,名益,以字行,更字端夫。号西楼。淹贯经史,气韵高逸。学诗于周弼。宋亡,浪迹湖海。有《壮游诗集》。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二时居莆田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0)

酬柳国博

行止恂恂众所褒,东南佳誉映时髦。

洞无畦畛心常坦,凛若冰霜节最高。

朱绂少留居客左,白头难敌是诗豪。

须知别后山城守,怅望归艎送目劳。

(0)

拟试以虫鸣秋

大化转无休,虫那得自由。

暗中谁擘口,閒里共鸣秋。

气感蟾蜍冷,声归蟋蟀愁。

幽闺勤杼柚,远塞急衾裘。

岂不便钳口,而犹强出头。

呶呶竟无益,也胜唤晴鸠。

(0)

采桑子·其二送彭道微使君移知永康军

荔枝滩上留千骑,桃李阴繁。燕寝香残。

画戟森森镇八蛮。永康又得风流守,管领江山。

少讼多闲。烟霭楼台舞翠鬟。

(0)

秋意

梧叶翻风敲老树,蛩声带月泣寒莎。

只消些少闲风月,便觉客窗秋意多。

(0)

考试毕登铨楼

春云浓淡日微光,双阙重门耸建章。

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