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职檄冷秋冰,尽日量书接夜灯。
老去髭须无可染,秋来面目自生憎。
湖通堰尾听泉激,日出山尖见雪层。
结习未除江海客,不忘回首梦觚棱。
一官职檄冷秋冰,尽日量书接夜灯。
老去髭须无可染,秋来面目自生憎。
湖通堰尾听泉激,日出山尖见雪层。
结习未除江海客,不忘回首梦觚棱。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秋天的夜晚,独自一人在冷清的房间里埋头读书,直到深夜。诗人通过“一官职檄冷秋冰,尽日量书接夜灯”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这位官员孤寂且勤奋的一面。
接着,“老去髭须无可染,秋来面目自生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无法掩饰的白发和脸上的皱纹感到无奈和自怜之情。这里的“老去”与“秋来”,既是自然界的变迁,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下片则通过“湖通堰尾听泉激,日出山尖见雪层”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壮丽的山水画面。这里的“湖通”、“堰尾”,以及“日出”、“山尖”,都构成了一个幽深和高远的空间,让人仿佛能听见泉水的激流声,望见雪层的洁白。
最后,“结习未除江海客,不忘回首梦觚棱”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不忘怀念之情。这里的“结习”指的是旧日的情感和习惯,而“江海客”则隐喻着诗人的漂泊生涯,虽历经沧桑,但那些记忆犹如梦中觚棱(一种古代用来磨墨的工具),依然清晰且深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孤独、怀旧又不失坚持的精神面貌。
我行五岭表,辞乡二十年。
闻莺欲动咏,披雾即依然。
畴昔同寮寀,今随年代改。
借问藏书处,唯君故人在。
故人名宦高,霜简肃权豪。
谁知怀九叹,徒然泣二毛。
步出东郊望,心游江海上。
遇物便今古,何为不惆怅。
初晴原野开,宿雨润条枚。
丛花曙后发,一鸟雾中来。
淹留兰蕙苑,吟啸芳菲晚。
忘怀静躁间,自觉风尘远。
白社聊可依,青山乍采薇。
钟牙乃得性,语默岂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