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诒孔中丞奂诗》
《诒孔中丞奂诗》全文
南北朝 / 江总   形式: 古风

我行五岭表,辞乡二十年。

闻莺欲动咏,披雾即依然。

畴昔同寮寀,今随年代改。

借问藏书处,唯君故人在。

故人名宦高,霜简肃权豪。

谁知怀九叹,徒然泣二毛。

步出东郊望,心游江海上。

遇物便今古,何为不惆怅。

初晴原野开,宿雨润条枚。

丛花曙后发,一鸟雾中来。

淹留兰蕙苑,吟啸芳菲晚。

忘怀静躁间,自觉风尘远。

白社聊可依,青山乍采薇。

钟牙乃得性,语默岂同归。

(0)
注释
五岭:中国南部的五座山岭,指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
辞乡:离开家乡。
二十年:很长时间,此处指离乡时间久。
莺:黄莺,一种鸟,叫声清脆,常引起诗人诗兴。
披雾:拨开雾气。
畴昔:往昔,从前。
同寮寀:昔日的同事同僚。
年代改:随着时间变化。
借问:请问。
藏书处:指学问或文化聚集的地方。
故人:老朋友。
名宦高:官位很高。
霜简:古代高级官员持的符节,象征权力。
肃权豪:使有权势的人敬畏。
九叹:多次感叹,源自屈原的《九叹》,表示深深的忧虑。
二毛:斑白的头发,代指年老。
步出:走出。
心游:心灵遨游,比喻思想飞扬。
原野开:原野变得开阔。
宿雨:昨夜的雨。
丛花:花丛。
曙后:黎明之后。
淹留:逗留,停留。
兰蕙苑:种植兰花和蕙草的花园,象征高洁的环境。
静躁:安静与躁动,指不同的心境状态。
风尘远:远离尘世的纷扰。
白社:古代隐士居住的地方,象征隐逸生活。
采薇:采摘野菜,典故出自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象征隐居避世。
钟牙:指钟子期与俞伯牙,古代知音的典范。
得性:彰显个性,表达真我。
语默:说话与沉默,代表不同的处事态度。
同归:最终的归宿或结局相同。
翻译
我穿越五岭以南行走,离开故乡已有二十年之久。
听到黄莺鸣叫想吟诗,拨开晨雾却依旧思绪万千。
往昔的同僚们,随着时间流逝已各奔东西。
请问哪里还能找到藏书之处?只有老朋友还在那里。
那位老朋友官位显赫,手持符节令权贵敬畏。
谁能理解他心中的九次感叹,只能徒然为年华老去而哭泣。
走出东郊远望,心却在江海之上遨游。
遇见的每样事物都让人感慨古今,怎能不感到忧伤。
雨后初晴原野开阔,夜雨滋润了枝条。
黎明时花朵在花丛中绽放,一只鸟儿从雾中飞来。
在兰花蕙草的园中逗留,傍晚时分吟诗长啸。
在宁静与喧嚣之间忘却自我,感觉远离了世俗的尘埃。
暂时依靠在白社(隐士居所),像伯夷叔齐那样在青山中采薇度日。
钟子期与俞伯牙的知音之情得以彰显个性,沉默或言语岂能决定同归之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江总的作品,名为《别娄》。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充满了对故土和老友的深情怀念,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开篇“我行五岭表,辞乡二十年”一句,便设定了一种离别之情。五岭乃是古代南北交通要道,这里的“表”指的是边界或山脉的意思,诗人在这里告别了故乡整整二十载。下文“闻莺欲动咏,披雾即依然”则透露出诗人的感伤,他听到燕子的叫声就想要吟诵诗歌,而周围的环境仿佛也回应着他的情绪。

接着,“畴昔同寮寀,今随年代改”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无奈。这里的“畴昔”指的是过去的岁月,“同寮寀”则是与朋友共处的场景,现在这些都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诗人在“借问藏书处,唯君故人在”中表达了对旧友的寻访之情。这里的“藏书处”可能指的是图书馆或藏书的地方,“唯君故人在”则是说只有你这位老朋友还留在那里。

接下来,“故人名宦高,霜简肃权豪”一句,诗人提到了这位故人的地位和威严。这里的“故人”指的是那位已成为显赫官员的人物,而“霜简肃权豪”则形容了他的品格和手中握有的权力。

在“谁知怀九叹,徒然泣二毛”一句中,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里的“九叹”可能是指对往事的深切叹息,而“二毛”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用来形容诗人悲伤到极点,只剩下几根白发。

随后,“步出东郊望,心游江海上”表达了诗人的壮志与远大志向。尽管身体离开了故乡,但他的心却在更加广阔的世界中游历。

“遇物便今古,何为不惆怅”则是对任何事物都能引起他对过去和现在的深刻思索,他无法理解自己为何不感到悲伤。

下文,“初晴原野开,宿雨润条枚。丛花曙后发,一鸟雾中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这里的“初晴”是指天气刚刚转晴,“原野开”则形容了广阔无垠的草原;“宿雨润条枚”则是说之前的雨水让树木变得湿润而有生机。而“丛花曙后发”和“一鸟雾中来”则分别描写了花朵在晨光中绽放,以及鸟儿在薄雾中飞来,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

接着,“淹留兰蕙苑,吟啸芳菲晚。忘怀静躁间,自觉风尘远”一句,诗人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内心世界的宁静。这里的“兰蕙苑”是指充满香草的园林,“吟啸芳菲晚”则是诗人在这个环境中吟诵诗歌,享受着美好的晚上。而“忘怀静躁间,自觉风尘远”则说明了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他几乎遗忘了世俗的烦恼和喧嚣,感受到自己与世俗的隔阂。

最后,“白社聊可依,青山乍采薇。钟牙乃得性,语默岂同归”一句,诗人似乎在寻找可以依赖的人或事物。“白社”可能指的是朋友团体,而“青山乍采薇”则是说诗人偶尔去山中采集野菜。这里的“钟牙乃得性”则表明只有那些真正理解他的人才能与之心灵相通。而“语默岂同归”则是说尽管有时会沉默不语,但内心深处的那份情感却始终如一,渴望找到能够共同回归的灵魂伴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友谊、故土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江总
朝代:南北朝   字:总持   生辰:519~594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
猜你喜欢

寿春穆东美有节亭

淮上仙翁倚岁寒,绕亭閒种碧琅玕。

林泉莫恨归时晚,风月偏宜静处看。

为爱萧森从叶密,欲令蕃衍放根蟠。

阶庭已见清阴合,更长龙孙百十竿。

(0)

和普守勾士良辅元大夫见寄二首·其一

相知思命驾,见教每书绅。

咫尺去无路,奋飞嗟此身。

贪廉虽异操,出处幸为邻。

肯笑刘郎病,前头万木春。

(0)

和周开祖即席

海云收雨作新晴,春日开筵趣早成。

六席共年谁独少,千龄几半互相兄。

须怜东道情尤厚,况是西归盖始倾。

更玩掌中珍句好,不知帘外玉蟾生。

(0)

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其七桃坞

当日桃花坞,多应效武陵。

春风今寂寞,犹以旧名称。

(0)

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其四梅溪

清影笼寒水,幽香逐晚风。

和羹人已远,溪上自芳丛。

(0)

和刘公舒题步云亭

缔构岧峣倚碧空,建安气象瞩清雄。

自矜远目穷天末,更喜新篇入彀中。

坛指升仙叹梅福,山连梦笔想文通。

梯云每到如平地,养勇何须羡北宫。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