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龄会足衰,劫往岂足辽。
虚刀挥至空,鄙滞五神愁。
椿龄会足衰,劫往岂足辽。
虚刀挥至空,鄙滞五神愁。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视角,探讨了生命、时间与存在的本质。首句“椿龄会足衰”,以“椿”象征长寿,暗喻生命的有限与衰老不可避免,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接着,“劫往岂足辽”,通过“劫”这一概念,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无限与生命的渺小,暗示人生在宇宙长河中的微不足道。
“虚刀挥至空”,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追求、奋斗后,最终发现所追求的一切不过是徒劳无功,如同挥舞一把虚无的刀,无法触及实质。这反映了对现实世界中种种努力与追求可能带来的失望与幻灭感的深刻洞察。
“鄙滞五神愁”,则将这种情感深化,指出内心的困惑、焦虑与痛苦,是源于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与对自我价值的怀疑。这里的“五神”可能象征着人的五种精神状态或五种基本情绪,强调了人在面对生命终极问题时内心的复杂与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语言,探讨了生命、时间、存在与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关系,展现了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类情感的细腻捕捉。它不仅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有限,也呼唤着人们在面对生命困境时的自我反思与心灵慰藉。
师去东华却鍊形,门人求我志金庭。
大椿枯后新为记,仙鹤亡来始有铭。
琼板欲刊知不朽,冰纨将受恐通灵。
君才莫叹无兹分,合注神玄剑解经。
百鍊镜,镕范非常规,日辰处所灵且祇。
江心波上舟中铸,五月五日日午时。
琼粉金膏磨莹已,化为一片秋潭水。
镜成将献蓬莱宫,扬州长吏手自封。
人间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飞天龙。
人人呼为天子镜,我有一言闻太宗。
太宗常以人为镜,鉴古鉴今不鉴容。
四海安危居掌内,百王治乱悬心中。
乃知天子别有镜,不是扬州百鍊铜。
有木秋不凋,青青在江北。
谓为洞庭橘,美人自移植。
上受顾盼恩,下勤浇溉力。
实成乃是枳,臭苦不堪食。
物有似是者,真伪何由识。
美人默无言,对之长叹息。
中含害物意,外矫凌霜色。
仍向枝叶间,潜生刺如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