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去东华却鍊形,门人求我志金庭。
大椿枯后新为记,仙鹤亡来始有铭。
琼板欲刊知不朽,冰纨将受恐通灵。
君才莫叹无兹分,合注神玄剑解经。
师去东华却鍊形,门人求我志金庭。
大椿枯后新为记,仙鹤亡来始有铭。
琼板欲刊知不朽,冰纨将受恐通灵。
君才莫叹无兹分,合注神玄剑解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名为《顾道士亡弟子以束帛乞铭于余鲁望因赋戏赠日休奉和》。诗中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与追思,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友情深厚以及文学修养的高度评价。
首句“师去东华却鍊形”暗示了一位师长或朋友的离世,东华可能指代仙界,而“却鍊形”则是说返回到本来的形态,即超脱凡尘。第二句“门人求我志金庭”,门人即弟子或同道之人,他们向诗人求铭记以资纪念,这里的金庭可能象征着纯洁高尚的境界。
第三句“大椿枯后新为记”中的大椿通常指古老的大树,枯萎后又重新长出新枝,可以比喻事物的更新换代或是人生的轮回。第四句“仙鹤亡来始有铭”,仙鹤象征着纯净与高洁,而“亡来”则是指逝去之人,通过文字铭记以表达对他们的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琼板欲刊知不朽,冰纨将受恐通灵”中,琼板和冰纨都是形容词汇,意在强调文学作品或诗人的思想情感是永恒不朽的,同时也表现出对逝者可能仍有灵魂存在的担忧。
最后两句,“君才莫叹无兹分,合注神玄剑解经”,诗人赞扬亡友之才能,并认为这份才能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神玄剑解经,则是形容高深莫测、难以理解的道理或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逝去之人的追思和文学创作的永恒性,展现了作者的情感深度和文学上的造诣,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士人之间的情谊与精神世界。
谓是无情者。又如何、临歧欲别,泪珠如洒。
此去兰舟双桨急,两岸秋山似画。
况已是、芙蓉开也。
小立西风杨柳岸,觉衣单、略说些些话。
重把我,袖儿把。小词做了和愁写。
送将归、要相思处,月明今夜。
客里不堪仍送客,平昔交游亦寡。
况惨惨、苍梧之野。
未可凄凉休哽咽,更明朝、后日才方罢。
却默默,斜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