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炎歊气郁蒸,缘空宝镜没埃尘。
长歌不见徘徊影,并出初无龃龉轮。
麟斗何因识星度,鹊飞谁复见天津。
春秋不著诚非异,毋惑东家号素臣。
六月炎歊气郁蒸,缘空宝镜没埃尘。
长歌不见徘徊影,并出初无龃龉轮。
麟斗何因识星度,鹊飞谁复见天津。
春秋不著诚非异,毋惑东家号素臣。
这首宋朝葛立方的《月蚀》描绘了夏季炎热中月食的景象。首句“六月炎歊气郁蒸”形象地写出酷暑时节热气蒸腾的氛围。"缘空宝镜没埃尘"将月亮比喻为悬挂在空中的宝镜,却被尘埃暂时遮蔽,暗示月食的过程。接下来的“长歌不见徘徊影,并出初无龃龉轮”描述了月食过程中月亮逐渐消失,轨道运行无缝对接的场景。
诗人通过“麟斗何因识星度,鹊飞谁复见天津”这两句,借天文现象象征观察者对未知的探索,暗示人们在面对自然奇观时试图寻找规律和解释。最后,“春秋不著诚非异,毋惑东家号素臣”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与自然现象的看法,认为自然界的变化并非罕见,不必为此困惑,同时也暗含着对知识探索者的劝诫。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蚀为题材,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