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念诵信无为,清静玄言好自持。
苦行精修心不倦,咽津往往过斋时。
道经念诵信无为,清静玄言好自持。
苦行精修心不倦,咽津往往过斋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炅的作品,名为《缘识》(其四十六)。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道家思想的信奉,以及修行中的清静与持守。
"道经念诵信无为" 表示诗人对于道家的经典有深刻的理解和信仰,而“无为”是道家哲学中重要的概念,强调顺应自然,无需强求。
"清静玄言好自持" 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以及对深奥道理的自我把握。这里的“清静”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而“玄言”则是指那些深奥难懂、需要个人修为去领悟的道家智慧。
"苦行精修心不倦" 描述了诗人在修道过程中的坚持与不懈怠。尽管修行过程可能艰辛,但诗人的内心却始终保持着清醒和热忱,不因困难而退缩。
"咽津往往过斋时" 这句表达了诗人在修行中对时间的珍惜,即使是在饮食或休息的时候,也不愿意浪费一分一秒,时刻保持着警觉和专注。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提升的修道生活状态。通过这几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内在修为的重视,以及对道家哲学深入的理解与实践。
行尽天涯未遣休,梅州到了又潮州。
平生岂愿乘肥马,临老须教过瘦牛。
梦里长惊炊剑首,春前应许赋刀头。
夜来尚有馀樽在,急唤渠侬破客愁。